從緩解充電焦慮到改善充電體驗,繼換電、超充后,電動車無線充電正悄然迎來風口。
據美國汽車新聞網站Electrek日前報道,特斯拉有意收購德國小型無線充電初創公司Wiferion,此前這家汽車制造商暗示可能推出自家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器。
(資料圖片)
事實上,一汽紅旗、上汽智己、寶馬等車企近年已先后嘗試推出低功率(3.3-11kW)無線充電(選配功能)車型。業界預計,隨著新能源車智能化水平提升,無感補能時代正逐漸到來,無線充電所涉汽車零部件和充電樁的市場規模十年內望達數千億元。
無線充電:充電2.0階段
相較于有線充電,無線充電具有自動化充電能力,可以減少用戶參與度,使用戶獲得更佳充電體驗。
我國2020年10月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3年6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都提出要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
而早在2017年,我國就成立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工作組,以有效推動我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化工作的進程,保持與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SAE(SocietyofAutomotiveEngineers,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標準的同步。
安潔無線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磊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國家在積極推進電動車無線充電標準的釋放,因為無線充電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如果希望這個產業能夠真正做大,并且具有普遍適用性,標準就是基礎。
現階段,國內及全球電動車補能市場仍由有線充電和換電主導,業界預計有線充電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占據主流。
“因為目前階段的重點是要解決在哪兒充電的問題,不是自動化、智能化的問題。”宋磊表示,人工參與的這個充電1.0階段,預計會在2030年達到峰值,隨著車輛智能化水平提升,以無線充電為代表的自動充電需求將會到來,這個階段可以定義為充電2.0階段。
“1.0到2.0階段的轉換預計會非常漫長,有可能到2035年底,也可能會一直共存,涉及到國家政策、基建迭代、車輛自動駕駛的發展等諸多因素。”宋磊稱。
車企試水,成本待降
美國無線充電技術公司WiTricity調查發現,電動車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情況下,消費者對其的購買意向從35%提高到59%。因此,各大車企并不排斥引入無線充電技術。
2018年,上汽榮威Marvel X成為世界上第一款搭載無線充電系統的純電動量產車型。
同年7月,寶馬推出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的量產車型530Le插電混動車,系統充電功率為3.2kW,系統效率85%,可在3.5小時內完成9.4kWh的充電。
2020年,一汽紅旗推出支持無線充電技術的紅旗E-HS9,車輛在駛入特定的無線充電站后,無需插線即可充電;上汽智己也宣布,公司將推出裝備功率11KW無線充電的量產車型,結合自主泊車功能,實現無感補能。
此外,長城汽車、北汽新能源也規劃了量產的無線充電車型項目。
“由于(無線充電系統)成本還是較高,只能搭配高端車型,且也是選配件,因此市面上銷量較小。”宋磊表示。
作為無線充電系統開發商,安潔無線科技的業務包括車載控制器、無線充電樁等。據悉,無線充電系統開發商的研發生產目前多針對低功率無線充電領域。
“(無線充電)慢充(7kw、11kw)領域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落實,現在行業標準主要還是圍繞11kw這種功率等級的無線充電在制定,更大功率(22Kw及以上)的無線充電行業標準進展緩慢。”宋磊稱。
一方面,由于功率較低,一般100度電需要充電8-10個小時,極大影響用戶充電體驗;另一方面,由于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市場需求較少且產業鏈還不成熟,無線充電系統的成本和售價均較高。相較于國產11kw交流有線充電樁0.22萬~0.32萬元的售價,宋磊稱,一套11kw無線充電樁賣到終端用戶基本要2萬-3萬元,且高售價也未能帶來高盈利,廠商“大都還是虧本在賣”。
宋磊認為,隨著產品不斷迭代及市場對無線充電接受度的提升,系統廠商有望逐漸進入正向運營。
系統廠商加大樁端布局
基于無感充電的良好體驗,英國調查公司IDTechEx此前預計,2032年無線充電汽車銷量可達約70萬輛。無線充電系統廠商上海爻新科技CEO李建廷則樂觀預計,無線充電所涉及的汽車零部件和充電樁的全球市場規模十年內將達5000億元。
近年來,部分車企和系統廠商持續加大在無線充電領域的布局。
車企方面,早在2014年,豐田就曾開發無線充電系統,將插電混動和純電車停放在位于地面的線圈上即可進行充電。本田在2019年發布了Wireless Vehicle-to-Grid無線充電技術,該技術可通過無線方式連接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的電力系統。
特斯拉在2023年投資者日后發布的簡報中,展示了一張Model S使用無線充電板充電的圖片,顯示其對于無線補能解決方案的關注。
系統廠商方面,美國Witricity是全球領先的電動車無線充電研發型公司,無線充電技術可覆蓋毫瓦級到千瓦級,目前專注于全球樁端布局。
2019年2月,該公司宣布并購高通旗下電動車無線充電平臺Halo。近年來,WiTricity還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合作,協助中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化。
國內廠商中,萬安科技(002590.SZ)2020年3月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取得WiTricity的知識產權授權,可以使用其專利技術進行項目研發;2023年2月,萬安科技稱,公司無線充電系統產品合作客戶主要有一汽紅旗、北汽新能源、福特汽車等,目前一汽紅旗E-HS9已經裝配了公司無線充電系統產品。
安潔無線科技與長城汽車已經聯合開發無線充電系統4年時間,預研項目類的合作車企據悉“還有很多”。
爻新科技則專注于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李建廷介紹,爻新科技擁有無線超充及集成無線車載充電機(WOBC)的車載電源總成技術,公司開發的無線超充系統最大功率是600kw,并可以向下兼容低功率,目前正與國內某一線車企合作推進400kW無線超充系統的量產,車輛將具備相同充電功率和充電時間的有線插槍超充和無線超充功能,公司后續還將覆蓋充電樁設備業務。
此外,萬暨電子、有感科技、威邁斯等系統廠商也有給車企進行量產無線充電產品開發的案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