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會如火如荼,概念股近期卻“熄”了火。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如期召開,首發首展新品達30余款,包括百度文心、阿里通義、華為盤古、訊飛星火、商湯日日新等多個大預言大模型,來自國內外領軍學者、知名企業家、國際組織代表等1400 余位重量級嘉賓參會。
但進入6月下旬以來,人工智能板塊(884201.W1)行情大幅降溫。相較上半年大漲行情,近半月以來,概念股悉數下跌,回撤幅度最大為云從科技。有業內人士擔憂,“熄”火背景下,人工智能賽道投資何去何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一輪“熄”火要多久
“含AI量”當前成“燙手山芋”。 “近期概念股連續回調對收益率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在考慮調整倉位方向。”多位受訪的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AI概念股上半年霸屏A股漲幅榜,但下半年至今卻讓多數基金經理撲了空。Wind數據顯示,人工智能板塊自6月20日走至年內最高點8620.24點之后,而后連續回調。截至7月5日收盤,板塊內66只個股較年內最高點均錄得回撤,其中26只個股回撤幅度超過30%。回撤幅度居前的個股有云從科技(-60.83%)、海天瑞聲(-49.49%)、昆侖萬維(-42.27%)。
此外,引爆上半年AI行情的ChatGPT熱度明顯降溫,據SimilarWeb數據,6月全球用戶訪問量環比下滑9.7%。而今年前5個月,這一數據分別是131.6%、62.5%、55.8%、12.6%、2.8%。
應用熱度下滑、概念股悉數回撤,東吳證券TMT團隊表示,前期提前下注,加之部分AI風口公司股東減持等負面輿情,導致近期板塊出現明顯調整。
中信證券分析認為,ChatGPT用戶流量下滑主要源于個人用戶新鮮感降低,以及OpenAI主動調整運營策略(算力資源成本約束)、將重心轉向2B領域等。
有基金經理關注本輪調整會持續多久。在長盛基金經理代毅看來,“人工智能星辰大海普遍都漲的階段已經過了,有些純概念股已經調整回去了。”
“短期內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前期的漲幅實在是太大了。”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認為。他表示,借鑒移動互聯網大漲的歷史經驗,在整個板塊大漲10倍的過程中,出現20%回撤是很正常的,不會改變行業長期走勢。
業內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發展已走向大模型時代,具備長期發展的基礎。“肯定是新一輪革命。”一名國內高校計算機視覺研究員對記者表示。他指出,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目前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發展大模型,并取得一定成效,后續爆發力無限。
“年內還會有一波走勢,但具體的關注方向上要變。”一名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下半程AI+關注兩個方向
政策和市場需求雙重利好,進入今年下半程,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要重點關注AI+的具體應用。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北京、深圳、上海等多個城市密集發布AI相關政策。上海市委常委吳清在本次人工智能大會上的最新講話中也指出,目前上海規模以上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經達到350家,五年來幾乎翻了一番;產值達到了3800多億元,幾乎是五年前的三倍。
市場規模上,根據艾瑞咨詢測算,人工智能GPT市場進入產業化發展,預計今年我國市場規模2500億元,而后隨著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商業化落地逐漸深入,到2025年我國AI產業規模有望達3999億元,2023~2025年復合增速達27%。
“得益于前期國內各大科技巨頭對大模型研發的加注,目前已經完成多個大模型的迭代,接下來要進一步推進大模型的生態發展和應用落地。”前述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浙商證券人工智能行業分析師劉雯蜀指出,重點關注國內AI+應用端,預計下半年板塊迎來政策和需求共振。具體到方向上,劉雯蜀認為,最看好AI+辦公、AI+教育、AI+政務的落地速度。其次建議關注AI+金融和AI+醫療,行業空間廣闊。
也有分析師認為仍需要關注AI領域的基礎硬件。上海證券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劉京昭指出,硬件端對算力的需求,目前仍處于增長的初期,隨著后續以Open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降低API調用費率,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和滲透率持續提高,將長期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產生高確定性的增長空間。
諾安和鑫基金經理鄧心怡指出,AI的投資機會包括:算力,包括以芯片、光模塊、服務器為代表的硬件基礎算力;模型,包括以OPEN AI的GPT4為代表的大模型,和以彭博的BloombergGPT為代表的金融、醫療、教育等專業領域的垂類模型。
她認為,在下半年預期能看到國內外更多應用場景落地,隨著應用端用戶數、付費率和客單價的提升,以及硬件端需求放量帶來的訂單確認,人工智能板塊的估值和業績匹配度可能會得到更及時的兌現,引領市場發現人工智能板塊真正具備競爭壁壘的公司。
具體到個股方向上,廣發證券指出,建議把握“科技奇點”確定性,繼續推薦數字經濟AI+配置機遇,圍繞“業績印證”關注兩條投資線索:AI業績拉動已兌現的算力(光模塊/AI芯片/服務器);主業預期復蘇且AI賦能提估值的環節(半導體設計/游戲/廣告營銷)。
機構關注這些個股
據Wind數據,進入下半程以來,近一個多月,機構共對人工智能概念股給出31次最新買入評級,其中,恒生電子、科大訊飛、萬興科技等獲多家機構“買入”評級。券商給出的目標價位上,科大訊飛獲國泰君安“增持”評級,后者給出的目標價86.02元較最新收盤價67.14仍有大幅增長空間;華泰金控、華泰證券同時給予恒生電子75元的目標股價,較最新收盤價42.35元還有77%的漲幅空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