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對長期護理保障的需求大幅增長。據國家衛健委披露,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7億人,其中失能人數在4500萬左右。但目前針對老年人的長期護理保障明顯不足。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2023年3月,原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轉換業務試點自2023年5月1日起開展,試點期限暫定為兩年,經營普通型人壽保險的人身險公司均可參與轉換業務試點。
【資料圖】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和保障,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工作部署。加快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創新保險服務模式,豐富保險產品供給,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長期護理服務和保障需求。
所謂轉換業務,是指人身險公司根據投保人自愿提出的申請,將處于有效狀態的人壽保險保單中的身故或滿期給付等責任,通過科學合理的責任轉換方法轉換為護理給付責任,支持被保險人因特定疾病或意外傷殘等原因進入護理狀態時提前獲得保險金給付。
在現階段人民群眾長期護理保障需求增長,商業長期護理保險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存量壽險產品開展轉換業務,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長期護理保險供給能力,緩解失能人群護理費用壓力,同時也創新了保險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對長期護理的理解和認識,為進一步發展長期護理保險積累經驗。
事實上,推進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不僅是保險業助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也有助于推動健康險行業發展。
推進轉換業務逐漸落地
在提高老年人護理服務支付能力方面,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可以很好地緩解失能人群護理費用壓力。
自轉換業務試點啟動以來,已有包括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在內的多家險企,在公司官網“公開信息披露”專欄“專項信息”下開設“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子模塊,標志著轉換業務逐漸落地。
目前,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已全面啟動“壽險轉長護”試點工作。該公司首批納入保單貼現轉換業務試點的適用人壽保險產品為“祥瑞終身保險”“祥瑞還本終身保險”和“國壽福終身壽險(2021版)”。三款產品的條款、所適用的責任轉換方法、護理貼現金額計算方法、護理貼現金額表等信息可通過該公司官方網站“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欄目查詢。
從實施轉換業務所需要滿足的條件來看,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有如下約定:合同生效滿2個保單年度后的首個年生效對應日起,被保險人于年滿十八周歲的年生效對應日起罹患21種特定疾病并因該特定疾病滿足該特定疾病所對應的護理狀態要求,或者因意外傷害達到《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及代碼》(JR/T 0083-2013)第1至3級傷殘,或者長期護理失能等級達到《長期護理失能等級評估標準(試行)》的3級(重度失能I級)、4級(重度失能Ⅱ級)或5級(重度失能Ⅲ級)。
根據監管規定,在產品范圍方面,人身保險公司使用保單貼現法開展轉換業務時,應選取申請辦理轉換業務時未附加其他人身保險產品的個人普通型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保單,且保單合同生效時間超過2年;在人群范圍方面,使用保單貼現法進行保險責任轉換時,被保險人年齡應滿18周歲;在判定條件方面,被保險人進入約定護理狀態的判定條件是其罹患10種特定疾病,或者因意外傷害達到《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及代碼》(JR/T 0083-2013)第1至3級傷殘。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介紹,該公司在10種特定疾病的基礎上擴展至21種特定疾病,并將被保險人進入約定護理狀態判定條件擴展至長期護理失能等級達到《長期護理失能等級評估標準(試行)》的3至5級,更好地為客戶提供保障。此外,保單貼現護理轉換業務申請變更的猶豫期為15天,投保人可在猶豫期內撤銷合同變更申請。
對于失能人群而言,由于投保年齡限制和核保條件要求,很難或不能投保商業健康保險,包括長期護理保險。而通過保單貼現法下的人壽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可以將處于有效狀態的人壽保險保單中的身故等責任轉換為護理給付責任,支持被保險人因特定疾病或意外傷殘等原因進入護理狀態時提前獲得保險金給付,有效滿足被保險人的護理保障需求。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