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在人民幣存款增量創下單月新高的同時,約5.56萬億元的結構性存款余額創下今年以來新低。這背后既有金融管理部門引導市場規范發展的意圖,也蘊含著銀行降低成本的商業邏輯。
銀行主動控制負債成本
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存款人可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收益。
(資料圖)
2019年,結構性存款因存在“假結構”等問題被整改,之后存量規模快速壓降。今年6月,人民幣存款增加4.83萬億元,為有統計記錄以來的單月新高。當月,結構性存款規模卻錄得今年以來新低。這背后有哪些影響因素?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受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近幾個月新增存款增長明顯。對銀行而言,存款供給增加降低了整體負債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于結構性存款攬儲的依賴。此外,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多數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波動加大。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王一峰表示,一方面,伴隨著結構性存款從“假結構”過渡到“真結構”,相應的不確定性增加,購買結構性存款難以獲得確定性收益,其他定期存款品種可起到替代作用,市場需求由此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結構性存款的實際利率仍然偏高,銀行對高成本負債進行了規模上的控制。
多重因素助推存款利率下行
業內人士認為,結構性存款的壓降,有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進而為企業實際貸款利率下行創造良好條件。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結構性存款的實際收益率明顯高于同期限的普通定存及大額存單利率。壓縮結構性存款規模有利于優化存款結構、降低負債成本,存款利率降低傳導至貸款市場,進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周茂華說,結構性存款規模的降低,有助于降低銀行綜合負債成本,為銀行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創造空間。
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97%,創下了2017年以來新低。周茂華說,由于部分中小銀行負債與經營能力方面優勢不明顯,面臨的息差壓力相對更大。
為優化存款利率監管,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人民銀行繼去年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將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上加點確定,并強化對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的管理,又于今年4月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進一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
6月,新吸收的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5%,較去年同期低16個基點。事實上,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處于下行通道。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統計,6月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中間收益率為2.97%,環比下降2個基點;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58%,環比下降1個基點。
周茂華認為,當前,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整體平穩,存款定價差異化特征明顯,結構性存款存量穩中有降,這得益于存款市場管理力度加大,遏制“花式攬儲”“高息攬儲”行為,避免銀行攬儲惡性競爭;中小銀行加快完善內部治理,提升經營管理與風控水平,優化資產負債管理;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引導銀行合理定價,降低綜合負債成本。
銀行將繼續壓降高成本負債
展望結構性存款變化趨勢,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認為,盡管銀行仍有降成本壓力,但部分銀行對結構性存款有一定依賴性,未來結構性存款規模壓降空間有限。結構性存款與普通定期存款相比成本依然較高,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或仍有小幅下行空間。
劉銀平表示,近期銀行攬儲競爭趨緩。一方面,近兩年存款利率經過幾輪調整,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已接近上限,尤其是大額存單利率,繼續調整的空間不大;另一方面,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企業融資需求不足,銀行貸款額度較為充足。
王一峰表示,當前銀行的負債成本仍然偏高,負債成本的降幅低于貸款成本的降幅,銀行息差仍有壓力。預計銀行會進一步加強負債成本管理,推動負債成本跟隨資產端定價的下行而下行。未來,銀行或進一步壓降高成本、主動型的負債。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