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華大基因CEO尹燁在個人公眾號“尹哥聊基因”發文配圖“謝謝指教”。這是對23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公眾號“饒議科學”上發表一篇文章的回應。在饒毅的文章里,提到“某企業高管尹燁,本身生物學背景比較局限,還非常不嚴謹,有相當多的故意嘩眾取寵的內容”。
饒毅“炮轟”的尹燁是華大基因的CEO,這一次的交鋒圍繞的是科普中準確性的問題,也涉及到科普的邊界究竟在哪里。
第一財經記者7月24日聯系到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院士,對方表示:“饒毅的話不用過多解讀。”
(資料圖)
一家跨國基因檢測公司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基因學的發展到現在也還沒真正走向成熟,很多事情是忽悠還是真理,尚待時間檢驗。”
不過大量網友在饒毅的文章評論中認為,饒毅在評價企業家科普缺乏專業性的同時,沒有列出專業的理由來反駁;也有人認為尹燁之所以人氣高,是因為大眾需要科普,而尹燁能夠把艱深難懂的生物學理論用通俗的方式講出來。
第一財經記者翻看了尹燁的視頻號“尹哥聊基因”,其中一個“達觀”系列的短視頻涉及了包括“死亡”、“長壽”、“樂觀”等話題。在一期“為什么我們要保持達觀”的視頻中,尹燁稱,情緒可以影響人的基因表達,并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饒毅在轉發該內容時評論道:“這是純粹的偽科學。”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論文,找到尹燁表述的出處。2019年3月13日,《自然》雜志首次報道了神經遞質5-羥色胺能夠進入細胞核使組蛋白發生化學修飾(serotonylation),進而調控基因表達。這項研究被一些媒體解讀為“情緒能夠影響人的基因表達”。
“近年來國外在這個領域已經有很多研究,并基本達成了學術界的共識。”一位研究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進一步分析稱,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影響基因表達”應該屬于表觀遺傳學的內容,不是說情緒影響了基因序列的變化,而是情緒或者是其他精神癥狀導致基因功能的變化,并可能影響后代的基因表達,這是無法用傳統遺傳學解釋的。
此外,尹燁還在最新的一期中談到了“預防出生缺陷”的話題,被視為為華大基因“帶貨”引起爭議。
多位科研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企業家“網紅帶貨”的做法可以理解。“憑口才積累人氣,順便帶貨,還做一些科普,沒什么不好。大眾應該理解這類脫口秀的視頻是區別于嚴肅科學知識的。”一位臨床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一位腦神經科學領域的長江學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尹燁是一個企業的實干家,不應該用科學家的身份去定義他。而且我看了尹燁的視頻,他講的大部分內容基本是正確的,沒必要吹毛求疵。鼓勵更多的人做科普沒什么不好。”
但也有人認為,企業家做科普很難不戴“有色眼鏡”,站在完全科學和中立的角度去傳播知識,甚至有可能會誤導公眾,使他們上當受騙。
比較典型的案例是美國“滴血驗癌”生物技術公司Theranos公司創始人、有“女版喬布斯”之稱的伊麗莎白·霍姆斯 (Elizabeth Holmes) ,她講述的“科學神話”就曾騙過了包括默多克和沃爾瑪家族的眾多投資人和公眾,讓人們對這種技術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