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阿里云中國區設立16個分公司以來,這家國內最大云廠商就將“本地化”寫入了發展戰略中:分公司負責區域的本地化運營,包括與本地客戶建立連接,建立本地化生態。這背后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二線以下城市云計算需求激增,而本地化的方案、業務和服務尚留有空白。
其后一年,阿里云從各方面推進本地化戰略。“一個關鍵的變化是,分公司總經理從銷售單元向經營單元轉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中國區總裁黃海清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如何理解“經營單元”?黃海清表示,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下,分公司總經理不光要帶好團隊、經營好業績,還要從偏業務的“將軍”轉向到綜合管理的“元帥”,對區域總體客戶滿意度負責,做好內部產銷協同、培育和發展區域伙伴。他特別強調了“伙伴優先”,服務好區域伙伴已寫進了阿里云分公司總經理的OKR,成為績效考核的重要部分。
(資料圖片)
7月13日,黃海清在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上曾透露,阿里云中國區早在本財年初(即自然年4月份)就開始落實“伙伴優先”,通過組織、制度升級來保障伙伴利益、保證阿里云的高質量發展。當天的伙伴大會上,阿里云十六個分公司總經理無一人缺席,顯示出對伙伴的重視。
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黃海清重提“堅持伙伴優先”,并將其列為政府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否成功的的五大要素之一。
在中國云計算市場,阿里云一直處于絕對的領導地位。如何才能持續領先?今年,阿里云多位高層均明確表示,需要技術、市場的雙輪驅動。一方面,阿里云繼續深耕核心技術,保持技術的領先優勢,另一方面,與伙伴更緊密地合作,充分釋放技術紅利,與伙伴一起讓技術在產業更好落地。
對黃海清來說,將生態戰略與區域發展的整體戰略一以貫之,是再清楚不過的答案。
以下為《第一財經》與黃海清的對談節選:
將服務好伙伴寫進OKR
《第一財經》:今年的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上,你提到“伙伴優先”是中國區今年非常重要的戰略,為什么?
黃海清:“伙伴優先”戰略是今年阿里云中國區的四大戰略之一。實際上,它和另三大戰略是一以貫之的。
第一,整個業務體系是行業主建、區域主戰,區域要做好泛互聯網,泛企業,泛政府三大賽道的均衡發展。第二,公共云和混合云業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第三,今年中國區還會繼續推進區域下沉策略。我們希望形成三個“本土化”,不僅是業務團隊的本土化、解決方案和交付團隊都要本土化,這樣才能和本地伙伴更緊密地配合,服務好本地客戶。圍繞著這三個“本土化”,我們不會等,條件成熟一個,就會落實一個。
和這三大戰略相呼應的,就是“伙伴優先”戰略。首先,我們希望形成行業、區域、伙伴的高度協同。其次,不管是公共云,還是混合云業務,我們都希望與伙伴共享市場。在公共云分銷方面,今年阿里云推出了“百城計劃”,與伙伴共同服務全國300個城市。這個計劃能否順利落實,區域設立的生態團隊會起到很大作用。
今年,央國企、上市公司及民營五百強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強烈,同時數字政府建設也仍在加大投入。對此,我們有明確的原則,阿里云主要聚焦在飛天云平臺操作系統、數據中臺、AI平臺IOT平臺以及大數據、數據庫、釘釘等相關的產品能力。而在具體的行業細分場景化解決方案方面,我們主動請伙伴來補足,提供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最終,把我們的后背交給伙伴,區域、伙伴一起共贏發展。
《第一財經》:目前,“伙伴優先”在中國區的落地情況如何?
黃海清:今年新財年以后,各個分公司都針對“伙伴優先”進行了專門的組織升級。每個分公司都設立了專門負責生態的部門和人員,這在以前不是個硬性要求。
同時,我們明確要求每個分公司的總經理擔起服務伙伴的一號位。怎么落實呢?就是把服務好區域伙伴,寫進分公司總經理的OKR,成為績效考核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們希望由此推動分公司總經理從銷售單元向經營單元的轉變。分公司總經理不光要帶好團隊,經營好業績,同時也要把培育和發展好伙伴、產銷協同作為最重要的工作內容。
《第一財經》:具體要如何考核是否有完成服務伙伴這一目標?
黃海清:評價體系會分好幾個維度。首先會看拓展、服務的伙伴數量有多少;第二,伙伴的滿意度及質量如何。我們會和伙伴形成互通的評價機制,形成360度環評。
目前,我們在以月為單位,和核心伙伴召開月會,保持一定頻率的對焦,并以季度為單位,做回顧總結。在明確了雙方的合作界面后,我們希望用這樣一種常態化的溝通來保證重大項目的協同攻堅,保證伙伴缺什么,我們就能補什么。這對于伙伴、對于阿里云、對于客戶,都是非常重要的。
區域下沉,為了服務更多客戶和伙伴
《第一財經》:今年阿里云中國區的發展,會有側重點嗎?
黃海清:我們希望推動16個分公司區域均衡全面發展。如果一定要分個輕重緩急,首先要做實浙江、上海、北京、廣東業務的穩定發展,其次會在經濟發達的GDP大省及區域中心加強投入, 最后讓我們的業務團隊和技術團隊都能扎根到每個省,每個重點城市。
《第一財經》:很清晰的作戰地圖,也是很清晰的下沉地圖。
黃海清:區域下沉確實是阿里云服務更多用戶和伙伴的重要舉措。比如說數字政府,過去我們說的最多是杭州、上海,這些大型或超大型城市標桿。但其實中國有691個城市(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和數以千計的縣、城區,都希望能構建服務型政府。今年,阿里云與數字政通合作的“一網統管”在500多萬人口的宿州落地,就被住建部列為安徽省一網統管首批試點城市。
這只是一個例子。我們發現二線以下城市的云計算需求增速很快,包括國家剛剛又提出振興縣域經濟的發展,國家也一直在政策層面鼓勵中小微企業上云,這些都是尚未被滿足的空白區。
《第一財經》:區域下沉的過程中,組織架構上有什么變化?
黃海清:我想分享阿里云湖北分公司的一件事。去年阿里云設立了16個分公司,我們在內部也開放了轉崗機會,鼓勵和歡迎員工回家鄉帶動區域發展。一位回到湖北的員工和我說,過去一年他去過的湖北下面縣市的數量,比他此前四十年里去的還要多。
其實在各個分公司,我們都對區域做了更細致的劃分,保證有本地團隊駐扎在當地。一旦沉下去,融入是很快的。比如在廣東,我們駐扎在汕尾的團隊與當地的政府、企業就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了很多共識和共同構建的想法。最近,我們和汕尾市工信局共同舉辦數字經濟論壇,與當地伙伴創云一起,推動區域的數字經濟建設。
在這個過程中,伙伴是我們組織中的核心部分。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分公司設立了專門的生態團隊,分公司總經理是服務伙伴的一號位,而不是相反。今年,我們推出了“百城計劃”,其中會投入10億專項資金,來支持伙伴的能力提升,從單純的銷售向增值服務升級,同時也會進行聯合營銷。
阿里云應該成為云計算時代的SAP
《第一財經》:互聯網、企業和政府業務,您如何看待他們的重要性和優先級,會采取何種策略?
黃海清:泛互聯網行業是我們的基石,泛企業賽道是糧倉,泛政府是我們的標桿。我特別想指出一點,那就是公共云市場不光在互聯網行業,其實在泛企業賽道也大有可為,特別是在零售、地產、自動駕駛這些領域,有很強的上云需求。
另一方面,在泛企業賽道,我們既會重點關注央國企、上市公司、民營五百強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也會加大力度地支持中小微企業上云。在細分場景的解決方案上,我們堅持被集成的戰略,聚焦和收斂場景、總結解決方案的共性,并且在行業知識和上層應用方面尊重伙伴的專業性。
《第一財經》:沒有一家企業都能夠完成所有的事情,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黃海清:是的,我們希望和伙伴一起為用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為政府構建服務型數字政府、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以及中小微企業上好云、用好云提供咨詢和服務。
我認為,阿里云應該成為“云計算時代”的SAP。在IT時代,SAP提供平臺、工具和產品給用戶和伙伴,在云行天下的時代,我們認為阿里云堅持做好飛天云平臺技術,提供數據中臺及工具,用AI算法,IOT產品,釘釘等平臺賦能給用戶伙伴一起為用戶服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今年云峰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提出“Backto Basic”,重申阿里云要聚焦核心技術,而不是所有事情都自己做。
《第一財經》:這其實也是技術領先廠商的一種自信。據公開信息,今年阿里云在Gartner的一份評比中,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四項都拿到了全球最高分。
黃海清:我們也很振奮。作為中國云計算從業者,能在這個領域和國外科技公司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是我們的榮幸,也是責任。
但我們也在提醒自己,面對用戶時不要開口閉口就講我們的產品怎么樣,我們的技術怎么樣。我們要更多地換位思考,從用戶的行業痛點、技術需求角度出發,打造一個顧問式的咨詢角色和定位。首先要了解用戶需要什么,再結合我們的技術產品、協同合作伙伴的能力,形成解決方案來真正幫用戶解決問題。
所以我非常希望區域團隊作為產品和研發的橋梁,第一時間傳達客戶原聲,迭代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讓區域成為技術、市場雙輪驅動的助推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