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姚文嵩
在過去的一年里,A股市場風云變幻、震蕩起伏;公募基金一片火熱,整體規模連創新高;銀行理財進入凈值化時代;固收類產品收益率不斷下行;大額存單利率走低……如今,投資理財已逐漸成為“全民運動”,過去的一年,你投資理財了嗎?是“理了個寂寞”還是賺得盆滿缽滿?
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購買前先評估風險承受等級
(相關資料圖)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銀行理財走向全面凈值化。銀行理財業務也進入理財公司時代,揭開了規范發展的新序幕。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29家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7家已經正式開業。截至今年3月末,理財公司產品規模達17.27萬億,市場份額達60.87%。
今年以來,隨著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的到來,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這兩天好歹能睡著覺了,三四月份跌得我心驚肉跳!”市南區的張先生向記者介紹近一年來的投資經歷時表示,他在去年年初陸續將自己的近40萬元養老錢購買了兩家銀行的多款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據張先生介紹,2022年年初的時候除了一款產品略有虧損外,其他產品均有盈利,到了三四月份,張先生的理財產品陸續出現了虧損,“最多的時候一天虧了1000多元,好在后來慢慢漲回來了,現在還有幾款是虧損的,但是賬戶整體恢復到盈利狀態了!”在經歷了這波銀行理財產品的漲跌后,張先生對待銀行理財出現浮虧比之前變得冷靜了很多,他向記者表示:“只要不是短期就贖回,賬面的負收益不一定會帶來實際的負收益,在購買理財前一定要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等級。”
據Wind統計,今年3月底,23913只公布凈值情況的理財產品中,破凈的有2084只,破凈比例達8.71%,較年初有明顯上升;4月隨著股市繼續下跌,10年期國債利率上行,理財破凈現象持續,破凈率維持在8.3%左右的高位。近兩月,隨著股市回調加上債市回暖,銀行理財破凈現象已有所修復。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在公布凈值情況的26880只產品中,僅856只產品破凈,占比約為3.18%,較此前明顯下降。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僅要關注產品的投資范圍、投資標的、風險等級等,也要關注銀行管理該類產品的歷史業績,選擇管理能力較好的機構。
從“跌跌不休”到出現反彈,希望投資的基金趕緊回本
熱門基金從2021年的跌宕起伏到2022年年初的“跌跌不休”,再到5月以后進入反彈階段,經歷了一系列的動蕩變化。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年內平均收益率依次為-9.82%、-9.69%、-6.99%。盡管基金凈值波動不斷,但仍有近500只權益類基金產品收獲正收益。
“我從去年開始先后投資了6款基金,其中只有2款基金是盈利的,目前整體虧損五萬多元。”張女士說,她在一家國企工作,近一年的時間先后投資基金15萬余元,目前她持有的基金中,富國科技創新、南方科技創新處于盈利狀態,其中,南方科技創新收益率高達150%,但是由于她持有的泓德卓遠混合、華夏興陽一年持有混合、鵬華匠心精選混合等4款基金虧損嚴重,導致她的基金賬戶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記者調查了解到,近一年來,投資基金虧損的大有人在。特別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熱門的基金一路下跌,“基金”話題也多次“跌”上微博熱榜,自從2022開年大跌以來,微博就有不少年輕人每天實時“直播”自己的投資故事,“睜眼就是跌”“我想哭但哭不出來”……
在經歷了一年基金市場的動蕩起伏后,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求一夜暴富,只求能穩穩地回本。談到這一年來的投資感受,張女士向記者表示:“現在看不僅要選擇好的基金經理,看準賽道也很重要,我現在只希望我投資的基金能趕緊回本。”
投資的股票曾全部出現虧損,最多的時候虧損近十萬元
如果說2021年是考驗股市投資者投資能力的一年,那么,2022年就是考驗股民心態的一年。”在股市投資多年的市民劉先生感慨道。2022年上半年,A股市場先抑后揚。年初滬深股市在全球多種復雜因素疊加影響下,市場風險情緒上升,上證綜指從年初的階段高點3600點左右開始調整,4月25日一度跌破3000點,最低下探至2863.60點。隨著國內利好政策不斷加碼,4月底以來,市場持續回暖,一度走出“獨立行情”,上證指數最高又回到了3400點附近。整體來看,上半年上證指數累計下跌6.63%,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3.20%和15.41%。
經歷了2022年上半年的大起大落,有些股民已經回本甚至有些股民已經有所浮盈,但也有不少股民依舊巨虧。“雖說2021年的股市有點殘酷,但我還是略有盈利,可是到了今年4月份,真的是一落千丈,除了個別股票,投資的七八只股票全部出現了虧損,不僅把去年的盈利全部跌進去,還跌了近十萬元。”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近一年的股票投資經歷,“好在5月份以來,我把握住了股市反彈的時機及時調整,直到7月中旬才剛剛回本。”
展望下半年,A股的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從我們總體的經濟走勢來看,隨著各地的生產和流通恢復,各地經濟活動的活躍度肯定會比上半年要好很多。同時,下半年仍然會有大量政策繼續支持,使得企業面和投資面也會向好,面臨一個比較好的政策環境。再加上投資者的信心在不斷恢復,總體我覺得市場還是會維持一個穩中向好的狀態。”
保險產品“穩”字當頭,增額終身壽險開始受關注
面對銀行理財產品“破凈”、基金和股市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兼顧財務規劃和保障功能的保險產品以“穩”字當頭,再度進入大眾視野。今年以來,從頭部公司到中小險企,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一再進入推新陣營,備受廣大保險消費者關注。
作為一種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增額終身壽險具有“身故責任+保額復利”的特點,將保額復利增值寫進合同,不僅保額按固定比例復利遞增,而且可以減保領取,隨心規劃生活。“今年我和愛人配置了富德生命人壽的‘傳世金尊終身壽險保障計劃’,主要是看中它能穩定增值,將來著急用錢的話,還能靈活支配,不給孩子增加負擔。”市民周先生提前為養老做準備,購買了一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在過去的一年里,除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備受廣大保險消費者關注,惠民保產品也火爆全國,截至2021年底,已有27個省份推出了200余款惠民保產品,參保總人次達1.4億,保費總收入突破140億元,成為保險行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樹立行業形象的新機遇。據悉,“琴島e保”憑借參保門檻低、保額高、保障責任持續優化、參保理賠流程簡便高效等優勢,再次掀起參保熱潮。截至6月30日,青島“琴島e保”投保人數已超過161萬,惠及74萬島城家庭。
保險業內人士表示,“琴島e保”的推出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隨著人們對健康保障越來越重視,加上產品設計低價親民,拓展了醫療保障體系的廣度和深度,“琴島e保”為保險行業發揮專業優勢、樹立口碑提供了新機遇,成為多方共贏的典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