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網昆明4月12日電(記者 趙彩琳)4月12日,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云南農業大學分課堂“農民院士大講堂”在大理古生村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以“責任與擔當”為主題,在洱海之濱開講,舉辦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作為一名農業科學家,張福鎖始終心系國家,心系農業,心系農民。他帶領團隊師生扎根農村,在農村創辦科技小院,在生產一線開展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直接把科技成果送到田間地頭,為作物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綠油油的油菜花田邊,張福鎖院士講述了自己與團隊成員把課堂和實驗室搬進鄉村農田,扎根洱海流域開展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和探索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經歷,詮釋了新時代農業科學家求真篤行、敬農致用的初心和使命。
云南農業大學常駐古生村科技小院開展工作的陳麗紅副教授講述了自己參與張福鎖院士團隊開展水稻控灌減排與農田調蓄試驗研究的親身經歷,鼓勵更多教育科技工作者以張福鎖院士為榜樣,把科技報國基因代代相傳,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郝家璇分享了自己跟隨院士投身洱海治理、推動鄉村綠色發展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用實際行動激勵更多青年學子在廣袤的鄉村熱土上書寫奮斗的青春故事。
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陳世波說,由中國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大理州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的洱海流域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及其科技小院在洱海保護、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方面成效顯著。張福鎖院士心系“三農”,把教書與育人、田間與課堂、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出了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的大文章。
據悉,170余名來自大理大學、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大理部分中小學的大中小師生,及駐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云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師生代表在現場參加了此次活動,云南省內各涉農院校的師生在線上同步聆聽了本堂思政課。(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