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海電影(601595.SH)繼續高舉高打,跳空大漲8.23%,盤中一度封上漲停板,目前公司報收33元/股,市值為147.9億元。
【資料圖】
在人氣股的帶動下,影視傳媒類個股表現強勢,其中,光線傳媒(300251)、中文傳媒(600373.SH)、慈文傳媒(002343.SZ)、博納影業(001330.SZ)、中國電影(600977.SH)紛紛大漲。
自3月上旬,上海電影股價啟動以來,期間累計漲幅已達215.5%,機構、游資賺得盆滿缽滿。公司此前股價表現較為低迷,近期的漲勢如虹,是由于基本面的改變,抑或是擊鼓傳花的游戲?
背后的核心原因還是由于炙手可熱的ChatGPT。這款現象級產品的出現,徹底引爆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第二波熱潮。業內人士表示,ChatGPT有望成為新的全行業生產力工具,提升內容生產效率與豐富度。不少行業可能出現行業格局與商業模式的驟變,全行業“AI+”浪潮已至。
以網易為例,公司旗下的AI Lab利用人工智能取代部分初級執行向美術工作,利用AI的方案效率普遍比傳統方案高5-10倍,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縮減。
作為內容方的影視行業亦面臨變革,傳統影視行業依賴人力及時間,通常一部影片的制作周期通常以年為單位,且拍攝、后期等團隊規模龐大。生成式AI技術的應用未來有望大大縮短創作周期,降低創作成本,提供更多創意來源;在拍攝方面,可以利用AI人臉合成、聲音合成以復活已故演員,替換“劣跡”藝人,降低“塌房”風險;后期制作上,AI也可以快速生成預告片,自動分段、拼接視頻,將影視內容從2D轉制成3D等等。
可以說,影視行業算是AI不可多得的落地場景之一,新技術不但可以降本增效,還可以創造價值,有分析師甚至喊出,AI的“iPhone”時刻到來,AIGC對影視傳媒應用的價值遠超iOS。資本市場的影視個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的機遇期。
而上海電影成為“AI+影視”的龍頭股,直接受益于本輪技術浪潮的紅利,股價暴漲也在情理之中。公司也表示正在積極推進類似AI、ChatGPT新技術和公司戰略間的融合。
上海電影的主營業務包括電影發行、放映、營銷、技術服務等,旗下擁有大量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的影院資源,目前公司的電影放映的營收占比超過94%。不過上海電影近年來業績較為低迷。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07億元、3.09億元和7.31億元,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7億元、-4.31億元和0.22億元,業績起伏不定。
此前,上海電影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25億元至-3.9億元;公司表示,疫情背景下公司不少直營影院暫停營業,由于影院的成本支出較為剛性,導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
另一方面,上海電影的股價推動也和此前的一則收購案有關。3月6日,公司與控股股東上影集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收購上影集團所持有上影元文化51%的股權,收購價格為6120.24萬元。
上影元文化這家公司,很多人或許不熟悉,但其今年推出的開年爆款動畫《中國奇譚》則眾所周知。據悉,該動畫在B站播放量破億,豆瓣評分曾達9.6分,一度成為年輕人的社交密碼。目前,《中國奇譚》已與茶飲品牌奈雪、游戲《劍俠風云》等進行了品牌聯動,影響力進一步擴散,背后蘊藏著更大的商業想象空間。本次收購上影元文化,無疑將打開上海電影的業績天花板。
總的來說,上海電影在疫情的背景之下,嘗試多元化布局,未來公司的業務將不再拘泥于票房市場,優質IP運營的潛力巨大,有望為公司貢獻新的業績增長點。再加上近期瘋狂的ChatGPT概念炒作,上海電影作為AI+影視的龍頭股之一,股價扶搖直上,頗受追捧。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五一檔臨近,電影市場票房有望迎來年內小高峰。上海電影在消費復蘇的加持下,能否維持其強勁走勢,猶未可知,在連續大漲超2倍之后,公司也積累了一定的調整風險,投資者需謹慎應對。
作者|飛魚
編輯|Terry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