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全年新增裝機預期規模上調。
7月21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通過對各省裝機規劃了解,樂觀預計光伏市場可能將開啟加速模式,并將今年新增裝機預測調高10GW,預計全年實現85GW~100GW。
隨著A股中報披露開啟,坐擁高景氣度的光伏股,不少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已披露中報業績預告的光伏上市公司,業績預喜率達85%。由于前期大幅上漲,個股估值快速拔高,資金對待該板塊已經出現明顯分歧。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的永恒主題,也是推動裝機規模增長的根本因素。隨著中報業績預告落幕,市場更關注的是,光伏下游技術變革帶來的新業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裝機持續高增,光伏股中報業績亮眼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和全球清潔能源加速應用背景下,中國光伏產業總體實現高速增長。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25個省市自治區明確“十四五”期間風光裝機規劃。其中,光伏新增裝機規模超392.16GW,未來四年新增344.48GW。全球市場方面,預計今年新增裝機205-250GW。
行業高景氣度下,A股光伏板塊中報業績表現亮眼。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數據顯示,74家光伏公司中,共有35家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其中20家預增、1家略增、4家扭虧,業績預喜率達71%。
行業龍頭隆基綠能(601012.SH)7月21日晚間公告稱,今年1~6月,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為500億元-51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42%-45%;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億元~66億元之間,同比增長26%~32%。
二級市場方面,5月1日以來,光伏板塊成為市場行情的主線賽道,74只光伏股平均上漲近55%,大幅跑贏主要股指。固德威(688390.SH)、愛旭股份(600732.SH)、上能電氣(300827.SZ)等8只個股股價翻倍。代表光伏新勢力的雙良節能(600481.SH)等個股屢創歷史新高。
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價格博弈較為激烈,主要系上游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由于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釋放,硅料價格已經是光伏產業供需的主要矛盾。同時,產業鏈各環節之間均存在產能不協調、不匹配的情形。
受到停產和檢修影響,硅料價格漲勢并未止步,已連續8周上漲,單晶復投料最高成交價已達31萬元/噸。根據7月20日硅業分會公布的最新硅料成交價格,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8.8-31.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9.76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92%;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8.6-30.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9.5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92%。
盡管本周硅料價格漲勢有所下滑,但硅業分會預計7月硅料總產量將環比下滑約5.8%,或進一步加劇硅料供需失衡問題,硅料價格將呈現漲幅收窄的上行走勢。
硅料漲價對組件廠商的成本壓力不言而喻。“相比硅片、電池片環節,組件環節銷售屬性更強,直接面向終端需求,業績對成本更加敏感。下半年硅料價格有望迎來供需拐點,而未來幾周組件價格可能保持上行,組件環節仍處在傳導硅料漲價的過程中。”一位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說。
估值已至高位,重視技術變革
裝機規模持續高增之際,近期,多家機構重點提及,光伏行業下游技術變革帶來的新業務快速發展。
相比裝機規模提升,光伏硅片、電池、組件等生產制造環節的技術升級,是驅動光伏行業降本增效的根本因素,這既關系到行業競爭格局,也與投資布局密切相關。
“政策、資金、業績的推動下,2個多月的主升浪行情,把光伏板塊估值推至高位,震蕩也隨之加劇。在一個資金密集、快速發展的行業,市場更樂觀的預期普遍存在。而當估值行至高位,透支中長期業績表現時,市場部分參與者趨于理性。”某私募人士對記者說,“就光伏來說,技術變革對行業競爭、產業鏈利潤分配的影響,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光伏行業博弈不止是價格,更體現廠商選擇技術路徑、經營模式的博弈。明年硅料廠商的利潤將回歸至相對合理的區間,N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主流技術路徑,異質結能否形成規模效應仍需觀察,成本問題還有待解決,目前的轉換效率還是很可觀的。”某光伏企業高管對記者說。
上述光伏高管還表示,未來五年,技術路徑變革致使的行業競爭格局變化肯定會發生。“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頭部正在做的一體化模式,對于規模較小、后入局的光伏玩家來說,很樂意看到行業競爭格局變化,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賺錢。”他對記者說。
當前看,在硅片環節,基于210mn先進技術的600W+組件硅片展現出顯著的薄片化趨勢,硅耗進一步下降,為減少產業鏈硅片環節成本、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提供解決方案。而在電池片的技術路線上,210疊加N型電池技術(TOPCon,HJT 等)在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方面更是優勢凸顯。根據CPIA數據,2022年硅片產量或將達到293GW,且薄片、大尺寸和N型電池技術成長性最好。
大尺寸硅片已經為相關廠商帶來的業績量價提升。作為大尺寸硅片的代表性企業,TCL中環(002129.SZ)預2022年半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10億元~330億元,同比增長75.69%~87.03%,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8.5億元~30.5元,同比增長 92.57%~106.08%。
更受關注的N型異質結,目前也已有相關廠商簽下長單。7月20日,雙良節能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下稱“雙良硅材料”)近期與安徽華晟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華晟新材料”)簽訂了《異質結專用單晶方錠框架供應合同》。合同約定2022年至2025年期間,華晟新材料預計向雙良硅材料采購單晶方錠7800噸。參照PV InfoLink最新統計(2022年7月13日)的單晶硅片(210mm/160μm)均價測算,預計2022~2025年銷售金額總計為30.24億元(含稅)。
“從晶科、天合、晶澳等一體化組件龍頭推動TOPCon的動作來看,N型技術或許能率先形成規模化。現在來看,TOPCon的產能規模、良品率、轉換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密切關注頭部廠商的擴產計劃和達產情況。”上述光伏企業高管補充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