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時空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讓交通、農業、能源、水利、工業等行業,釋放出強大的數字化動能。
7 月 31 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兩周年。兩年來,千尋位置進一步完善從天上到地面的時空智能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與星基增強系統穩定運行,在全國范圍內提供了安全、穩定、可靠的北斗高精度服務。時空智能基礎設施作為創新性基礎設施,已經和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共同構成新基建的重要支撐。
千尋位置提供的數據顯示,以北斗高精度服務為核心的時空智能已經融入新基建大潮,賦能產業智慧升級。目前各行各業對于時空智能應用的需求持續釋放,在重點領域已呈現標配化態勢。
(資料圖片)
2022 年年初以來,新基建在全國范圍內按下快進鍵。業內人士表示,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技術創新為驅動的新型基礎設施,既是新增投資領域,也具有較強的帶動性,同時拉動數字經濟和傳統產業數字化動能。
時空智能新基建加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辦案效率提升20%
在四川成宜高速,車輛在高速路上出現事故,監控中心至少需要撥打12通電話,上報12個收費站和相關路巡人員才能了解車輛事故情況。運用時空智能新技術后,這一切有了變化。
現在,融合了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的云控平臺,可以10秒感知車輛異常信息,救援車輛借助高精度定位與高精度地圖,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到達事故現場。辦案效率提升了20%,辦案時間平均縮短20分鐘。
在高速公路場景,北斗時空智能技術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細顆粒地掌握路網服務需求、供給及運行規律,實現數字公路的精準感知、精確表達、精密分析與精細管控。
目前,千尋位置的數字公路時空智能解決方案已經在浙江杭紹臺高速、河北延崇高速等多條高速路上投入應用。
作為新基建發展的重要領域,智慧交通是較為代表的用新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的融合基礎設施。在交通部發布的《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 年)》中,提出要建設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包括深化交通運輸領域北斗系統高精度導航與位置服務應用等。
業內人士表示,以北斗高精度的定位、高清晰的地圖和高準確的時間同步能力,在交通這類傳統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傳統產業新動能,時空智能是“數字中國的基礎之基”
除了交通領域,很多傳統產業借助時空智能新基建,煥發出新動能。
在電力領域,時空智能幫助電網巡檢實現無人化。巡檢無人機通過厘米級定位服務,能夠毫無偏差地按照預設線路進行巡檢作業,使得巡檢效率提升5倍,有效保障電網運行安全。目前,千尋位置采集了超過30萬公里的輸電線路三維高精度激光點云數據,為無人機自主巡檢提供基礎,幫助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企業共完成100 萬公里的電力無人機巡檢服務,里程相當于沿著赤道環繞地球25圈。
在鐵路等國民經濟樞紐,千尋位置正在助力全國多個鐵路客運段、工務段、車輛段進行數字化管理。北斗高精度時空能力不僅為鐵路勘察設計提供便捷高效的精密工程測量服務,為作業人員提供安全預警,還實時監測鐵路基礎設施及周邊環境狀態,以無人機巡檢取代人員巡道。
在港口方面,傳統的港口信息化建設滯后,缺乏有效監管模式,安全問題凸顯。寧波舟山港、洋山港、江蘇南通港、天津港等多個港口基于千尋位置的智慧港口時空智能解決方案,實現港口的全自動化作業與數字化管理。
在基建一線,時空智能幫助全國百萬測繪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基于千尋位置遍布全國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測繪工作者從繁瑣的“1個臨時基準站+1個移動站”作業模式中解放出來,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開機即用”,作業成本更低。
千尋位置還在為各類重要基建提供細致入微的守護。目前全國數百座水庫大壩、數十座橋梁、數十個礦山,正在使用千尋位置的的毫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
新基建政策提出兩年來,內涵逐步外延。2022年4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上明確強調傳統基建和新基建并舉,“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
千尋位置 CEO 陳金培表示,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和持續發展的重大時空基礎設施,千尋位置在北斗基礎上為國民經濟各領域提供必不可少的高精度時空智能信息服務,是新基建的緊密相關者、基礎賦能者、重要驅動者,是數字中國的基礎之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