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干旱令對全球貿易至關重要的航道面臨干涸困境,這一次是美國的密西西比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月,密西西比河的低水位導致航道中斷,超過2300艘船只一度滯留。目前雖然航道已經恢復,仍有4000艘船只在等待通行。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孟菲斯辦公室的數據,密西西比河預計將在17或18日追平歷史上低水位記錄,這將直接影響通行航道運行,并導致駁船不能滿載:根據美國農業部每周運輸報告,近期南行駁船噸位平均減少超過20%。
密西西比河是美國農產品運輸“大動脈”,承擔了在美國中心地帶與墨西哥灣沿岸之間運送農作物、石油、化肥和大宗商品的重要任務。
然而,受到今年美國中西部地區旱情影響,密西西比河處于十年來的最低水位,航路中斷嚴重影響了美國農產品和肥料的運輸,并推高農產品運輸的駁船運費,糧食價格上漲壓力恐再度加大。
一位國際機構環保能源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全球極端氣候比例比往年高,歐美干旱,降雨量減少,氣象災害比往年多,這導致密西西比河以及此前德國的萊茵河段都出現了水位過低、航路中斷的現象,“值得指出的是,種植大豆等糧農作物的區域通常擁有豐富水源。考慮到成本因素,美國國內的運輸方式中航運價格最低,且沒有太多可替代選項”。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發布的FAO谷物價格指數9月環比上漲1.5%。其中,國際小麥價格反彈2.2%,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阿根廷和美國干旱狀況引發市場擔憂,另一方面則是歐盟內部小麥需求增加。
托運人被迫減少貨物運輸量
密西西比河是美國重要水道。根據美國運輸統計局的數據,按貨物重量和運輸距離計算,美國約5%的貨物是通過河運駁船運輸的。尤其是在農作物運輸上,密西西比河更為重要,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貨物運輸占全美農產品出口的92%。
美國內政部數據顯示,世界上大約四分之三的飼料谷物和大豆出口以及一些美國國內生產的牲畜都是通過密西西比河運輸的。
上述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同美國國內的運輸方式有關,美國近年來鐵路網路鋪設情況一般,通往的基本上多是工業化區域,陸路運輸則為卡車,其人工成本較高。綜合考量下,大宗商品的運輸中,航運價格的確最低,且不僅可以抵達美國國內沿岸城市,而且也可以抵達碼頭,便于出口。“水路運輸是雙向的:美國農產品要出口,化肥要進口,都需要走水路運輸。”他稱。
除谷物外,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美國約35%的動力煤也通過密西西比河運輸。
長期以來,駁船一直被認為是受托運人歡迎的可持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運輸方式。根據上密西西比河航道協會的數據,一艘駁船可以拖16輛軌道車或70輛卡車的干貨,而且碳排放量也小得多。
在密西西比州西部的維克斯堡市,自9月初以來降雨量不到一英寸。維克斯堡市長弗拉格斯(George Flaggs)表示,密西西比河的水位比他近70年來所見的要低。“這肯定會對當地經濟產生影響,因為這條河的商業用途幾乎已經停止。”弗拉格斯說。
Golding Barge Line總裁郭定(Austin Golding)表示 :“當水位過低時,這會對我們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我們必須減少駁船上的貨物和移動的噸位,這會影響我們的收入。”
根據美國干旱監測機構的數據,美國本土有超過55%的地區處于干旱之中,超過1.33億人生活在這些干旱地區。
目前,嚴重干旱覆蓋了美國阿肯色州70%以上的地區和密蘇里州近40%的地區。在過去幾周中,阿肯色州的孟菲斯、費耶特維爾和密蘇里州的斯普林菲爾德等地降雨創下新低,且至少到10月23日,上述地區的降雨量都將低于平均水平。
恐影響全球糧食市場
持續干旱所造成的經濟后果曾在今夏的萊茵河出現,目前又在密西西比河重演:目前美國的谷物已經迎來收獲期,水位下降令駁船可裝載谷物數量減少,導致運輸所需船只增多,這也進一步推高了運費。
美國農業部10月初發布報告顯示,從密蘇里州的圣劉易斯港至新奧爾良港的駁船運費已經達到90.45美元/噸,創下2003年以后的最新紀錄,1年內運費已漲至3倍。
“雖然公眾和媒體普遍理解我們的經濟依賴于國際海運、卡車運輸和鐵路運輸,但美國內陸水道的重要作用卻常常被忽視。”美國農業運輸聯盟執行董事弗里德曼表示,“我們的成員依靠密西西比河水系進入國內和國際出口市場。不僅美國的食品、農場和纖維生產商將會感到因水位所中斷的供應鏈,美國和國際消費者未來也會感受到這一點。”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9月最后一周的密西西比河部分區間的農作物運輸量(大豆、小麥和玉米的合計值)降至約17萬噸,比過去3年平均值減少5成。
根據目前預測,密西西比河的低水位情況將持續至11月上旬。考慮到俄烏沖突,今年很多農產品消費國依賴美國谷物出口,美國國內運費上升的影響有可能對全球糧食市場產生影響。
比如,日本一家商社就表示,駁船運費在采購谷物所需總成本中所占比例已從1成左右增至近3成,而日本進口谷物時的價格包含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貨價格、美國國內運費和運往日本的海運費。
如前所述,谷物價格也在上漲。FAO在10月《谷物供求簡報》中再次下調2022年谷物產量預測至27.68億噸,較2021年同比下降1.7%。
具體而言,2022年世界粗糧產量預報數為14.68億噸,同比下降2.8%,主要原因是美國作物情況不佳。2022/23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預報數為27.84億噸,較2021/22年度下降0.5%,主要為飼料用量減少所致。2022/23年度世界谷物貿易量最新預報數較上一年度下降了2.4%,所有主要谷物貿易量預計都將收縮,主要是俄烏沖突、強勢美元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