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交通銀行深圳分行落地批量擔保定制貸款業務,并實現首筆貸款額度投放。
據悉,批量擔保業務是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針對小微企業推出的一款“見貸即擔”的小微信貸業務。作為深圳地區首批加入批量擔保合作的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深圳分行與深圳市兩家國有擔保公司分別簽署了相關業務的合作協議。
第一財經了解到,小微信貸主要面向具有小微特征的客群,涵蓋小微企業、靈活就業群體、個體工商戶等豐富類型,參與的市場機構主體有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近年來,央行、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引導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強化“滴灌”作用,在此背景下,各機構紛紛發力小微信貸業務。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近5年銀行業的信貸年均增速達11.8%,超過資產年均增速約4個百分點。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5%和14.9%,高于貸款平均增速。
今年以來,中小企業融資持續得到改善。據央行發布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全部人民幣貸款增量為18.08萬億元,六大行新增規模占53%。近日,六大國有銀行相繼發布公告,披露今年支持實體經濟、提高經營質效和前三季度信貸投放情況。在普惠貸款方面,工行、建行、中行存量占比分別為7%、11.5%和6.8%,建行占比遠超可比同業;工行增速最快,較年初增長37.6%。
為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力度,今年以來,央行采用市場化方式,對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進行接續轉換,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另外,央行還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推出科技創新再貸款和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以科技創新再貸款為例,截至8月末,廣東的銀行機構發放符合政策要求的貸款635.5億元,加權平均利率為3.95%,惠及科技企業4497家。
不過,隨著一系列融資促進措施逐步落地,小微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依舊突出。易觀分析指出,其背后原因與小微自身的資質、所處的環境及資金需求的特征有所關聯。相較大型企業而言,小微主體相關的信息較為匱乏,尤其是財務、資金、信用等信息的欠缺,推高了小微主體的融資成本,也給機構風控帶來了挑戰。
從資金需求上看,小微主體的需求具備“短、小、頻、急、散”的典型特征。此外,小微主體的收入穩定性存疑、抗風險能力較低等因素,同樣會使得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過于依賴抵質押的機構在放貸過程中“望而卻步”,難以啃下小微融資的“硬骨頭”。
易觀分析認為,小微信貸業務發展至今依然存在提升空間,相關機構需進一步運用精細化運營的思路來服務小微,例如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流程創新等手段,切實為小微主體注入更多的資金“活水”,讓廣大小微主體獲得更加便捷、高效、優惠的融資服務。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