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五場記者招待會。會上,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介紹,我國已實現全面禁止洋垃圾進口,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自2017年開始,我國固體廢物進口量持續減少,并于2021年起全面禁止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棄物,同時,海關部門也在持續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有專家表示,禁止“洋垃圾”有利于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促進我國再生利用行業的優化升級。
2021年起全面禁止“洋垃圾”
我國對“洋垃圾”的治理由來已久。2017年7月30日,中國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WTO,于2018年初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廢紙、廢紡織原料和釩渣在內的24種“洋垃圾”。
2018年3月,生態環境部召開第一次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全面落實〈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2018—2020年行動方案》。同年6月,國務院公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2020年12月國家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此外,202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了禁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些文件的出臺以及貫徹執行,較好地落實和斬斷了“洋垃圾”的來源,為我國實現固體廢物的零進口提供了政策支持。
海關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
過去20年里,全球56%的垃圾流向了中國。從1992年到2018年,中國進口了1.6億噸瓶罐、塑料袋、包裝紙等廢棄物,其中全球72%的塑料垃圾流向了中國。
發達國家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是400美元到1000美元,而中國處理垃圾的成本是10美元到40美元。此前,歐美國家的垃圾處理公司將垃圾轉賣到中國,節省大筆處理垃圾的成本,賺取巨額差價,而中國則付出代價,將這些垃圾消化掉,賺取這條產業鏈中最微薄的利潤。
隨著我國禁止“洋垃圾”政策的實施,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我國固體廢物進口量分別為4227萬噸、2263萬噸、1348萬噸和879萬噸,相比改革前(2016年),分別減少9.2%、51.4%、71.0%和81.1%,累計減少進口固體廢物約1億噸。2020年年底前,中國洋垃圾進口清零。
不過,走私“洋垃圾”的案件仍有發生。2021年海關查證走私洋垃圾4.2萬噸,下降97.4%,退運出境歷年查扣洋垃圾42.2萬噸。
根據海關總署8月22日發布,20噸“洋垃圾”近日在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的監管下裝輪退運出境;8月1日,南京海關所屬連云港海關查獲一批裝有固體廢物的集裝箱,該批“洋垃圾”為貝殼副產物,重20余噸,是國家禁止進口的“洋垃圾”;6月17日,南寧海關 緝私局聯合深圳海關緝私局開展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專項行動,在廣西南寧、賀州,廣東深圳、惠州等地實施統一集中抓捕,現場查獲涉案固體廢物203.26噸……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1月18日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海關總署等14個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全面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鞏固改革成果,持續強化監管,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大力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健全固體廢物管理長效機制。”劉友賓說。
促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
“禁止進口‘洋垃圾’,有利于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同時,禁止進口洋垃圾也有利于促進我國再生利用行業的優化升級,以及國內垃圾分類處理相關產業的發展。” 遼寧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劉佳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也是一個生產、流通、消費大國。洪濤表示,拒絕“洋垃圾”,有利于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對外斬斷“洋垃圾”進入中國,對內通過我國再生產資源等生態產業的發展,通過內外努力,以實現凈化環境的目的,建設我國生態產業體系,從而實現中國的空氣、水資源、耕地資源的干凈。
“‘洋垃圾’禁令斬斷了已經形成的污染鏈條,相關企業實現結構調整,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一方面大的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小散亂’的企業實現了關停并轉。國內再生資源回收產業得到了發展,隨著垃圾分類及其發展,較好促進了我國生態產業體系的形成,促進了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推動生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洪濤說。
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7.5%,地表水I-III類水斷面比例達84.9%,劣V類水體比例下降到1.2%,土壤風險有效管控。
“這些年來,我們的藍天多了,水清了,土也凈了。”翟青表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記者 方彬楠 袁澤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