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2月12日-12月16日)A股回調,上證指數周跌1.22%,報3167.86點;深證成指周跌1.80%,報11295.03點;創業板指周跌1.94%,報2373.72點。主要指數周K線收出陰線,但跌幅不大,高位盤整展現出較強的韌性,臨近年底,市場出現強勢盤整,為明年行情蓄勢。
板塊方面,酒店餐飲、旅游、運輸服務、釀酒、造紙、醫藥、日用化工等漲幅居前,多元金融、礦物制品、有色、電氣設備、化工、工業器械、通用器械等紛紛下跌。資金流向方面,中藥、光伏設備、醫療器械、房地產開發、化學制品、專用設備、電池等遭主力資金流出,本周無板塊獲主力資金流入。
【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外資密集唱多A股。普遍認為,中國股市處于低估值區域,中國經濟也將會有大幅改善,摩根士丹利更上調中國股票在全球新興市場中的評級至“超配”。早前,摩根士丹利相較于離岸中國市場(港股、中概股)更偏好A股,因為A股流動性更好,且更能夠受益于政策寬松的支持。
展望后市,市場走勢如何?還有哪些投資機會要抓緊把握?一文帶你來“掘金”!
重點數據一覽
熱點復盤
【酒店餐飲】
本周酒店餐飲板塊大幅上漲。個股方面,西安飲食以超60%的周漲幅居第一,系本周A股市場第三大牛股,全聚德、同慶樓等周漲幅居前。近日,消費板塊繼續走強,消息面上,各地又開始了新一輪消費券活動。民生證券認為,在疫情防控邊際優化的背景下,前期線下消費以及供應鏈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相關標的業績有望改善。
國融證券表示,餐飲行業處于預期修復和情緒拐點底部。考慮出行修復向業績底的傳導,各餐飲公司有望迎來業績改善。
中航證券認為,疫情擾動酒店板塊短期業績,龍頭酒店逆勢擴張,頭部效應凸顯,一旦出現需求釋放,將直接受益行業復蘇。
中金公司認為,短期而言,冬季系病毒傳染高發季,且消費者出行和消費意愿或需時間調整,餐飲消費數據的恢復仍存在一定壓力,恢復路徑或曲折向好。中長期而言,消費升級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是大勢所趨,行業有望重拾增速。競爭格局上,多數龍頭在疫情期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逆勢擴店、提升了市場份額,并在壓力測試下開源節流、磨煉內功、為日后復蘇蓄力。
【旅游】
本周旅游板塊活躍。個股方面,西安旅游以上漲24.87%拔得頭籌,嶺南控股、中青旅、曲江文旅也都錄得10%以上的上漲。山西證券表示,隨著防疫政策持續優化調整、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差旅和本地化需求有望率先回補,偏長線的休閑游有所滯后,整體需求有望迎來釋放。
東亞前海證券指出,防疫政策的持續優化有效緩解對人員出行的限制,放大出行半徑,疊加元旦和春節假期將至,旅游市場被抑制的需求有望迎來集中釋放。長期來看,隨著各地精準防疫政策的逐步落實,游客出行信心的逐步恢復,旅游板塊有望進入新一輪復蘇周期。
【運輸服務】
在A股市場,近期以來,隨著“新十條”等為代表的防控措施對出行端壓制解除,生產端復蘇的鐵路貨運、航空航運也開始進入機構投資者視野。個股方面,本周寧波遠洋以35.94%的漲幅位居第一,富臨運業、春秋航空等也有不錯的表現。
首創證券指出,交運曙光將至。交運行業的重資產運營筑起護城河,隨著進入疫情科學精準化防控階段,市場需求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交運行業的增長潛力和核心資產的價值將會體現。
聯合資信研表示,未來隨著收費公路運營里程的不斷增加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收費公路行業運營狀況將得到明顯改善,行業發展前景向好。
光大證券指出,新冠疫情邊際變化對交運各板塊的影響在逐漸減弱,市場預期、基本面變化對上市公司股價的影響越來越強,交運行業各子板塊走勢正在慢慢走出新冠疫情的影響,整體估值體系向疫情前體系不斷靠攏。推薦更受益于海外航空需求復蘇的中國國航、春秋航空、白云機場和基本面觸底反彈的順豐控股,建議關注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上海機場、韻達股份和圓通速遞。
【釀酒】
本周旅游板塊也上漲,個股方面海南椰島以37.41%的漲幅居板塊之首,會稽山漲24.95%。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訾猛指出,近期中國房地產政策明顯更為積極,利好白酒板塊修復。房地產行業迎來密集利好政策,有利于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在本輪房地產政策以及疫情防控政策邊際優化的大背景下,白酒板塊有望迎來修復。
中信建投表示,展望23年,隨著信心和需求的先后修復,預計23年白酒行業動銷將逐漸修復,呈現前低后高走勢,景氣回升和優質標的價值回歸將是白酒板塊貫穿全年的主旋律,同時疫情以來頭部酒企在治理和經營上的改革創新節奏較正常年份有所加快,因此改革創新帶來經營質量提升亦值得關注。
國海證券指出,白酒經營韌性強,當前消費場景和人員流動逐漸恢復,行業基本面觸底反彈,春節基本面將會好于此前預期;當前是預期先行,看好板塊的整體性反彈機會。中長期繼續看好行業向上發展的趨勢,繼續把握貴州茅臺+區域次高端龍頭。
【造紙】
本周造紙板塊也錄得上漲,個股方面五洲特紙以超10%的漲幅居板塊之首,其他個股也有不錯的表現。中金公司預測,紙廠有望在明年2-3月開始享受低價漿成本紅利,而明年2-3季度盈利彈性可能環比持續顯現;若紙漿價格下跌繼續超預期,特種紙板塊在2023年存在超市場預期空間。
華泰證券表示,雖然2023年造紙行業仍需面臨出口降速、產能增長仍在高位的挑戰,基本面的復蘇可能仍然曲折,但在內需逐步向好的方向更為明晰的情況下,估值修復的契機已經出現。
光大證券指出,鑒于內需保持穩健增長,頭部企業受益于競爭力增強,出口空間打開,同時行業擴張有序,對2023年行業的供求關系持樂觀展望。與此同時,漿價向合理價位回歸,特種紙頭部企業自備漿產能于2023年下半年逐漸開始釋放,頭部企業成長前景良好,且具備高彈性。
【醫藥】
本周醫藥板塊再度爆發,個股方面,新華制藥10天8板,多股集體漲停;多瑞醫藥則以85.61%的周漲幅領跑A股,亨迪藥業、上海凱寶、新華制藥分列二至四名。今年四季度以來,醫藥板塊持續回暖。從細分領域來看,醫療器械、創新藥、中藥、醫藥電商、抗原檢測試劑等輪番上陣,短期板塊輪動加快。銀河證券研報指出,醫藥行業市盈率相對于滬深300的溢價率仍為歷史最低,看好2023年醫藥行業投資機會,建議醫藥投資著眼長遠,布局長期可以跨越政策周期的長線品種。
興業證券指出,當前醫藥板塊仍處于政策底、估值底、持倉底,隨著政策端擔憂情緒的緩和,疊加近期頻發利好事件催化,醫藥板塊已逐漸積蓄起向上的動能。
西南證券:看好醫藥創新和細分板塊復蘇。隨著“新十條”逐步落地,從短期來看新冠帶來相關用藥需求增長,相關用藥上游原料藥本周表現較好。本周血制品上漲主要預期疫后供需雙重修復,但復蘇節奏尚待觀察。從需求端來看,非新冠需求有望穩定增長,供給端隨著管控措施逐步放松,采漿量也將逐步回升。從中長期來看,醫藥創新和細分板塊復蘇仍是醫藥行業持續發展本源。
國元證券認為,2010年至今,醫藥板塊估值水平分別在2011年底和2018年底達到最低位,最低位為25倍左右,目前醫藥板塊估值為25倍,再次處于近十年最低水平。從業績角度來看,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藥板塊業績增速整體下降,預計2023年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業績有望觸底反彈。
后市配置
華鑫證券:消費類藍籌對于資金的吸引度將再上一臺階
華鑫證券認為,短期大盤震蕩是主基調,情緒層面短期高點已經出現。目前北上資金再次成為市場主要增量資金,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提出,消費類藍籌對于資金的吸引度將再上一臺階。
中金公司:市場目前仍處布局期
中金公司表示,綜合來看,雖然指數回升帶來的獲利壓力不排除后市出現短線波動,但目前市場仍處布局期。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短期緊跟政策邊際變化的節奏,中期可偏成長,沿三條主線布局:一是政策出現邊際變化受影響大的領域,如地產鏈、食品飲料、家電、輕工家居等。二是高景氣、有政策支持的科技軟硬件、高端制造、軍工等。三是股價調整相對充分的醫藥、互聯網等。
中泰證券:高端制造歸來
中泰證券:在市場方向與風格上,我們預計12月以上證50為代表的低估值藍籌仍將繼續占優。此外,布局一季度的投資者要關注兩個方向:1)以電力為代表的高分紅板塊的防御價值;2)半導體、軍工、計算機、高端制造為代表的中小市值板塊。就配置方向而言,依舊維持券商、電力等不變,關注超跌的機構重倉股的彈性。
國海證券:市場輪動加快,規避短期漲幅過高的板塊
國海證券指出,市場輪動加快,熱點開始在抗疫和經濟復蘇之間輪動,成長方向也有一定參與。在前期大漲過后,市場上攻乏力更催化了獲利資金的兌現需求,資金的高低切換將持續進行。短期來看,操作上盡量規避短期漲幅過高的板塊。
中原證券:短線關注消費、物流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中原證券指出,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震蕩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我們建議投資者保持六成倉位,短線關注消費、物流、有色金屬、醫藥以及半導體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推薦醫藥、制造業升級與新材料
國泰君安認為,市場中期底部確立,回調是布局時機。投資方向可繼續深挖兩個方向:一是,可繼續聚焦復蘇預期下傳統經濟的修復空間,核心在周期(龍頭房企/B端建材/銀行/保險/建筑)以及消費(食品飲料/零售/傳媒等)。二是,可關注轉型升級與安全主線下的內需擴張的趨勢,推薦醫藥、制造業升級(計算機/通信/機械設備)與新材料。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