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伽馬數據發布了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數據,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游戲產業收入和用戶規模雙降,行業面臨五大問題,整體處于承壓蓄力階段。
瑞銀證券中國互聯網、傳媒、教育行業分析師劉耀坤對游戲行業未來有更好的預期,他認為,游戲行業從2022至2023年將經歷觸底反彈,獲得比較好的恢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伽馬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658.84億元,同比減少306.29億元,下降10.33%。游戲用戶規模為6.64億人,同比下降0.33%。
其中,中國移動游戲市場下降幅度較大,實際銷售收入1930.58億元,同比下降達14.40%。中國客戶端游戲市場逆勢增長,實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38%至613.73億元。此外中國網頁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52.80億元,同比下降12.44%。
伽馬數據分析認為,過去一年行業面臨著五大問題,包括企業生產研發受限,項目進度嚴重滯后;招聘需求緊縮,崗位優化頻繁;資本信心不足,企業投融資困難;用戶削減個人開支,娛樂消費數額顯著降低;海外競爭更加激烈,企業出海阻力增大。因此,行業整體處于承壓蓄力階段。
在瑞銀舉辦的大中華研討會上,劉耀坤表示,游戲行業2022年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監管、游戲版號,除了新游戲整體比較疲軟之外,一些大DAU的頭部游戲的運營、變現力度也相對比較保守。此外,整體消費信心比較弱也是一方面原因。
這些壓抑游戲需求和花費的因素在2023年都會有改善。劉耀坤表示,隨著整體游戲監管的回暖,頭部游戲可能會放開手腳積極做變現。
從12月進口游戲版號重啟的版號內容、版號游戲審批的名單里,能看到一些比較好的變化。“12月的游戲版號是大廠受益比較明顯的一批版號,不僅僅是進口,也包括了國內的版號,對大廠的態度在變好。”劉耀坤認為。
12月28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2022年最后一批版號,共84款游戲獲批,網易的《巔峰極速》在列。當天同時發布了44款進口游戲版號審批信息,大廠收獲頗豐。包括騰訊的《寶可夢大集結》、網易的《幻想生活》《突襲:暗影傳說》、百度多酷《動物王者》、字節旗下朝夕光年的《原界之罪》都獲得了版號。
這是騰訊和網易兩大龍頭今年獲得的第三批游戲版號。此前11月游戲版號審批信息中,騰訊的《合金彈頭:覺醒》和網易的《大話西游:歸來》獲批。在9月發放的版號中,網易旗下游戲《全明星街球派對》獲批,騰訊間接全資持股的南京網典科技旗下《健康保衛戰》獲批。
此次進口游戲版號的發放也有很好的信號釋放,劉耀坤認為,此前有些投資者對游戲IP的來源地也有擔心,擔心日本、韓國的IP能否成功進入中國,“從這次最新的版號看到,政府在用比較開放的態度在對待進口游戲的審批,不僅是射擊類的題材,日本、韓國都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游戲進入到中國市場。”
伽馬數據表示,未來游戲行業長管長嚴機制形成常態,強化導向管理和內容建設,推動健康發展會成為首要目標,行業將更加注重質的提升。此外,海外業務拓展將成為企業中長期戰略增長點,游戲產業會進一步邁向全球化發展。
劉耀坤對2023年的游戲出海并不樂觀。一方面,海外的經濟形勢會對中國游戲廠商出海有一些壓制,“發達國家市場的通脹仍是較大的問題,經濟可能會在22年的基礎上進一步衰退,這與游戲消費是很強的正相關,因此是很難避免的一個短期壓力。”
除此之外,2023年不一定有很強的游戲出海的管線,劉耀坤分析表示,頭部兩家公司對于出海的布局基本上是從2019年開始,而一般一個好的游戲研發周期要五年以上,因此或許要到2024、2025年才可能看到這些廠商過去幾年投資的重磅游戲產生回報。
因此,劉耀坤對2023年的游戲出海預期偏謹慎,“2023年是主要看內需,看國內市場的一年。”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