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正加速布局新經濟企業。
2022年A股市場完成424家企業的IPO上市,合計募資超過5860億元,創歷史新高。普華永道最新公布的統計顯示,半導體、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硬科技板塊的新經濟企業成為最受資本青睞的行業之一。
普華永道香港地區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伙人陳朝光于近日在普華永道轉型力共創會(第二季)活動上表示,接下來隨著新基建各項政策的不斷深化,十四五規劃強化科技戰略支撐,協同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數字化轉型,資本將加速布局半導體、5G基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
(資料圖片)
新經濟企業融資方向也迎來新選擇。政策上,隨著資本市場注冊制度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港交所也于2022年10月19日刊發咨詢文件,建議改革香港地區現有上市制度,引入上市規則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下稱“18C”),以吸引特專科技公司港交所主板上市。
“ A股市場和港交所市場是優勢互補的市場。不同資本市場的持續改革和相互促進一定能為企業提供更多選擇,帶來切實的紅利”,在陳朝光看來,18C與A股科創板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領域均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但同時也存在著細分領域的差異。
例如新能源行業的先進核電技術、節能環保行業的污水處理及節水環保裝備行業等包含在科創板的重點支持行業中,雖未在18C章中明確提及,但預計港交所也會個別考慮;而元宇宙技術、新食品及農業技術、新能源行業的傳輸技術等包含在18C的特專科技行業,但在科創板未明確提及。
回顧2022年,在疫情及地緣沖突等因素影響下,全球通脹大幅上漲,多國央行大舉加息。在此背景下,國內新經濟企業市值普遍呈現下滑趨勢,但半導體、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硬科技板塊的新經濟企業成為熱點,呈現逆勢上漲的態勢。
市場投融資方面,盡管2022年上半年投資步伐顯著放緩,大額投資仍集中在半導體、IT服務和硬件等細分行業以及通信行業。普華永道預計新經濟企業依舊受資本青睞,具體從估值來看,TMT(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醫療健康、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硬科技板塊是新經濟企業的主要賽道。
就2022年A股市場整體IPO數量和募集資金而言,滬深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前兩位。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IPO的數量占比超過60%,募集資金占比超過70%。
談及相關企業在科創板和港交所的錯位發展,陳朝光分析稱,18C的核心邏輯就是允許特定行業的科技企業在發展早期階段(初步商業化及未商業化階段)上市融資,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支持企業進一步商業化,而不是等到其商業化成熟后再吸引企業上市。
而18C的邏輯和科創板的邏輯非常相似。科創板重點支持硬科技企業,且五套具體上市標準從第一套到第五套對應支持的企業逐步偏向商業化的更早期。綜合港交所已有的上市標準(第8章的8.05(1)、8.05(2)、8.05(3)和第18A章生物科技),18C生效之后,港交所和科創板將形成一種基本對標、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
此外,陳朝光認為科創板對企業的科創屬性要求總體而言要比18C更為嚴格。他分析稱,《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規定了企業需滿足四項常規指標或滿足五項例外指標之一的評價體系,并且明確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而18C僅要求企業符合從事研發滿三個會計年度且每年研發投入占總運營開支至少15%(已商業化)或50%(未商業化)。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