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1日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了首例死于H3N8禽流感的患者,為一名中國廣東的56歲婦女,但表示該毒株似乎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世衛組織稱,該病例是通過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監測系統發現的,于2023年2月22日發病,2023年3月3日因嚴重肺炎住院,于2023年3月16日死亡。
(相關資料圖)
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稱,這名死亡的中國患者是已知的感染罕見H3N8禽流感的第三人。截至目前,所有已知病例都發生在中國,前兩例病例于去年報告。
世衛組織表示,該死亡病例患有多種基礎疾病,并有接觸活禽史。根據在這名患者患病前去過的一個海鮮市場采集的樣本顯示,甲型流感(H3)呈陽性反應,表明這可能是感染源。
此外,世衛組織還稱,根據已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工作,在這名感染婦女的密切接觸者中未發現其他病例。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上個月底報告了第三例感染病例,但沒有提供該婦女死亡的詳細信息。
根據廣東省CDC上個月發布的公開信息,這名56歲的女性H3N8病例既往有多發性骨髓瘤等基礎病史,發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家周邊有野禽活動史。
世衛組織的聲明稱,根據現有信息,這種病毒似乎不具備在人與人之間輕易傳播的能力,因此它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層面的人際傳播風險被認為很低。
“但考慮到所有禽流感病毒的進化能力和引起大流行的能力,對其進行監測仍然很重要。”世衛組織聲明寫道。
迄今為止,人類感染H3N8禽流感非常罕見,但這種病毒在鳥類中很常見,并且不太會引起鳥類的疾病。 此外,該病毒還能感染其他哺乳動物。
世衛組織的流行病學分析稱,人畜共患流感感染可能沒有癥狀,也可能導致疾病。根據與特定病毒和受感染宿主相關的因素,疾病范圍從結膜炎或輕微的流感樣癥狀到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 已報告胃腸道或神經系統癥狀,但這些癥狀很少見。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通常是直接或間接接觸受感染的活家禽或死家禽或受污染環境的結果。
廣東省CDC網站指出,專家研判認為,本次出現的病例為偶發個案,現階段該病毒傳播風險低。專家建議,公眾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活禽和病死禽類,做好個人防護,一旦發現有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癥狀,應佩戴口罩并盡快就診。
中國相關部門也已經對此采取了監測、預防和控制措施,加強對患者居住地及疑似接觸區周邊環境的監測和消毒。
在新冠之后,如何加強對新發傳染病的病原監測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稱,正在開發一項突破性技術,以監測呼吸道病毒在全球傳播時的基因變化,覆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冠狀病毒和以前未知的病原體。該系統將能夠在早期查明具有威脅的病毒變異株。
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也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東方國際感染病學術周上表示,病毒突變引發的地方性流行還會經常發生,未來其他新發傳染病的再次流行也是我國必然會遭遇的公共衛生挑戰。
為此,張文宏呼吁建立一個協同的創新平臺,基于醫院的傳染病病原監測網絡實驗室,建立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早期診斷體系,提高預測預警及防控能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