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中國企業的發展和崛起是這一偉大進程的縮影,對于中國企業家管理思想和創新經驗的總結,是時代提出的一個重要命題。”
——秦朔(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
(相關資料圖)
為弘揚企業家“四千”精神、探究中國企業管理變革路徑,促進學術、媒體與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第一財經于2023年4月13日下午發起并召開財經紀錄片《春夏秋冬又一春》與《超級進化》研討會,邀請項目聯合發起方(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項目主要參與者、主創團隊以及各界專家學者代表,共同研討項目的思想內涵、價值導向、藝術風格與現實意義。
作為第一財經早春三月重磅推出的管理紀錄片兩部曲,《春夏秋冬又一春》用豐富鮮活的實踐案例和與企業家的深度對話,展現了幾代中國企業家上下求索、穿越“四季”的奮斗精神;其姊妹篇《超級進化》則聚焦新冠疫情爆發、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為觀眾帶來第四次管理革命的可視化樣本觀察。
與會的專家學者代表紛紛對兩部傳遞企業家精神,探尋中國管理思想與未來變革路徑的紀錄片表達了各自的觀點與洞察。
厚積薄發,沉淀“中國智慧”
資深媒體人、執行主編,《傳媒內參》自媒體矩陣創始人溫靜表示,《春夏秋冬又一春》和《超級進化》以一種承接關系構成完整的中國企業發展圖鑒,既總結提煉了值得傳承的企業家精神內核,又關照到進入“無人區”的企業家在管理上面臨的變化,在2023年疫情結束的第一個春天播出,有其獨到之意義。
據主創團隊介紹,《春夏秋冬又一春》和《超級進化》兩部紀錄片的誕生源自一個已經持續八年之久的研究項目——《改變世界•中國杰出企業家管理思想錄》。這一項目由第一財經聯合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共同發起,自2014年啟動至今,陸續走訪了近50位領軍企業家,制作了多種形式的融媒體作品以記錄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
該項目的聯合發起方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副秘書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上海數據交易所研究院院長黃麗華感慨,任何一個團隊要持續八年保持穩定地做好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改變世界》八年來用鏡頭記錄了改革開放45年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企業管理思想,兩部紀錄片則用“我們”的智慧把“他們”的思想,用媒體特有的一種視角展示了出來,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改變世界》項目啟動的初衷——在中國的土地上講好中國的管理故事。
永恒追問,尋找“中國定律”
見證《改變世界》項目誕生并深度參與創作的秦朔、蘇勇、周健工、曹仰鋒,八年來穿梭于企業調研一線,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獨特視角。在會上,幾位專家學者認為該項目對于探尋中國管理模式,解決管理理論落后于管理實踐問題有現實意義。
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創始院長蘇勇肯定了兩部紀錄片以及《改變世界》項目系列專題片和管理叢書對于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全景式記錄,“這些精彩的記錄是一種很好的教材,為新一代企業家在數字化時代更好地實施企業管理提供了學習樣本和思考案例。”除此之外,蘇教授更是強調了企業家的社會作用,將土地、資本、勞動三要素組合起來并高效利用的是企業家,因此對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重視于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總結了中國企業能力創新之路經歷的三個階段,“從1.0的拷貝階段到2.0的自我能力更新階段,再到如今努力比肩全球最佳品牌、雇主,全方面邁向世界一流企業和領導性企業的3.0階段躍升,中國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能力。在內生躍進方面要從博大精深,追求進一步的突破,朝向根本性領先和原創性開拓跨越;在創新整合方面,要更加注重以對未來的探索來驅動,而不只是弄概念的創新;在追求完美方面,要創造更多的軟實力和文化價值,在無限貼近的方面,要意識到可愛、可信賴、親切比強大更重要。”
《第四次管理革命》作者,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聯合創始人、院長曹仰鋒則在會上強調了“中國式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他說,“中國式管理模式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管理學中的實踐與應用,而且中國式管理模式也具有普適性。比如,在歐洲有不少企業在學習海爾‘人單合一’模式,‘人單合一’怎么都翻譯不好,最終用了漢語拼音rendanheyi,現在成了一個專業的管理術語,輸出了中國式管理的特定概念,這是海爾對全球管理學做出的獨特貢獻。”在講述中國管理模式研究故事之余,曹教授還在會上“首發”了其新近思考形成的中國式管理模式的CHINA模型。
未盡研究創始人周健工基于“中國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追問和期待:如何尋找中國“定律”。他表示,真正有價值的管理學理論還是需要用一套科學的方法,專注地去研究,不斷地去驗證,特別期待在中國管理學研究中看到一個中國“定律”,如果這個中國”定律”在這個項目中產生,那它的歷史意義將是巨大的。
以舊“喚”新,傳播“中國聲音”
在媒體融合轉型的時代背景之下,財經媒體如何深刻理解傳播內涵與外延,講好中國故事,用不斷進化的心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作用?多位資深的媒體觀察者以兩部紀錄片和《改變世界》項目為案例,也在研討會上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回應了幾位專家學者對于中國模式以及中國定律的期待,“媒體怎么去發掘新環境下中國企業的發展和中國企業管理的模式,現在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拐點。第一財經作為一個專業的財經媒體,要保持二十年來一貫的定位,不浮躁、講專業、講深度,給出專業、深度的中國企業內容,不斷地去研發出一些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商業管理的節目。”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副院長周葆華從時下熱門的ChatGPT切入,提出了“新生成”的概念,《春夏秋冬又一春》,也包括《超級進化》,我理解它們是一種新的生成。它們的素材很多不是現在新拍的,而是基于長達八年精心積累的、專業化的、舊的資料庫,但通過再創作實現再生。我們今年談得最多的一個詞是‘生成’,生成智能,這兩部作品代表著一種生成,但又與ChatGPT由于概率生成性所導致的內容不準確不一樣,它重新回到確定性的生產,給受眾關于中國經濟的專業性表達。因此,這兩部片子恰恰反映了新的生成邏輯,它既基于舊資料展開新組織和新建構,又在當下不確定性的概率生成時代重新賦予確定性和專業性。
在讓“沉睡”的素材煥發新生這一點上,新華社上海分社領銜記者、編委許曉青感觸頗深。她表示,當代中國企業家的視頻類素材如果沉睡在版權庫里非常可惜,兩部紀錄片在版權素材二創應用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尤其當老一輩企業家露面逐漸減少,原創素材散在各種各樣的數據庫中,系統性講述中國企業家術與道的難度就會增加。《春夏秋冬又一春》和《超級進化》從某種意義上是在為中國企業家斷代做一些橫截面的留存和梳理,更多的二創和三創將會是年輕一代媒體人的寶貴財富。
今年是第一財經創辦二十周年,秉承著長期主義與專業主義,第一財經逐步成長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見證者和記錄者。作為本次研討會的主持人,第一財經CEO陳思劼在會議的最后總結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當中企業管理、東方智慧所能給出的中國答案的重要性。會上多角度的探討也將成為第一財經繼續前進的動力,用責任與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貢獻媒體專業價值,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世界貢獻東方管理智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