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板塊的一季報雷聲滾滾。今年以來,銷量低迷疊加消費者觀望情緒,下游缺乏消費需求動力傳導至上游,表現為碳酸鋰價格急劇下跌。
【資料圖】
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從每噸近60萬元跌破18萬元,跌幅超過60%,加之新能源車下游需求增速放緩、產業鏈去庫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鋰礦股江特電機(002176.SZ)、科達制造(600499.SH)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降幅分別為92.39%、55.35%,嚇壞投資者,致使鋰礦指數大跌。
目前,碳酸鋰價格單邊下行勢頭有所放緩。上海鋼聯數據顯示,4月26日工業級碳酸鋰漲5000元/噸,為連續第三天上漲,均價報14.65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繼續持平,均價報18萬元/噸。
二季度的碳酸鋰價格怎么走,是否仍有下跌空間,成為市場對鋰電板塊關注的焦點。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副院長,《電車商業研究》創始人顧國洪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去年的價格非正常,碳酸鋰價格15萬元/噸上下,是產業鏈上下游比較能接受的價格,“5月份電池廠的排單比較滿,碳酸鋰價格或有反彈,但上漲空間有限。”
鋰礦股一季報業績普跌
今年一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去年底最高56.75萬元/噸,下跌至目前的18萬元/噸(4月26日價格),跌幅約為67%,伴隨鋰價走低、需求下滑,鋰礦股的營收凈利呈現全面下滑。
業內分析指出,本輪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行受到多重因素擾動,一方面,新能源車銷量出現下滑,市場擔憂未來增長的持續性。其次,受到車企降價潮消息刺激,疊加碳酸鋰廠高庫存持續消化,導致鋰價持續下跌。另外,寧德時代“鋰礦返利”計劃的公布,不少車企以此為中長期的“價格錨”。
在已披露季報的鋰礦股中,江特電機的業績下滑最嚴重,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億元,同比下滑48.32%,凈利潤5064.81萬元,同比下滑92.4%,上年同期為6.66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出9550萬元,同比下滑128.64%。江特電機稱,一季度收入大幅下滑主要系鋰鹽產品銷量減少、銷售價格下跌所致。
科達制造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02%、55.3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流出4.85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參股的青海鹽湖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科鋰業)一季度實現碳酸鋰產量0.63萬噸,銷量僅0.14萬噸,期末庫存約0.91萬噸,實現凈利潤1.68億元,按此粗略計算每噸凈賺約12萬元。
對比之下,2022年藍科鋰業的碳酸鋰銷量約3.03萬噸,實現凈利潤79.16億元,平均每季度銷量約0.76萬噸,按此粗略計算,可見一季度銷量下滑程度。
天華新能(300390.SZ)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41.95%,為8.81億元,營業收入相對穩定,同比小幅增長4.42%,為35.38億元。
深加工鋰鹽產品分為括電池級氫氧化鋰、電池級碳酸鋰和金屬鋰等,天華新能主營鋰電產品為電池級氫氧化鋰。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季度,天華新能的營業成本大幅增長至21億元,增幅為166.11%,公司解釋稱系本期天宜鋰業原材料成本較上期大幅增加所致。數據顯示,一季度氫氧化鋰市場均價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7%左右,業內擔憂價格若進一步上漲或會超過產品本身。
電池廠5月排單較滿,碳酸鋰有望止跌反彈但空間有限
近日,碳酸鋰單邊下跌局面有所扭轉,是止跌回升,還是下跌中繼?伴隨4月份進入尾聲,5~6月碳酸鋰價格走勢,是決定相關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的核心指標。
供應角度來看,由于價格持續下跌,本周國內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量均減少,開工率維持低位,多數長協鋰鹽廠商因成本壓力選擇停產或減產。
“大宗商品本身有個周期屬性,去年是碳酸鋰價格高光期,實話說超過50萬元/噸的價格是匪夷所思的,是由多重因素導致的。”顧國洪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實際上,碳酸鋰的供需一直處于微妙平衡階段,電池廠覺得庫存不夠,就去下單,碳酸鋰需求一旦增長,價格隨之反彈,反之亦然。”
對于碳酸鋰價格接下來的走勢,顧國洪表示,電池廠的排單情況是重要信息支撐,意味著原材料需求、整車需求等等。“根據我們了解,5月份電池廠訂單是比較滿的,忙于生產是現狀,也不排除部分比較空閑的工廠。同時每家電池廠都會有業務結構性調整,比如只做動力電池可能會延伸到儲能業務。”顧國洪說。
高工鋰電近日也指出,中游電池廠商的庫存,也已經逐步恢復至健康水平,鋰電產業其他環節的關鍵原材料均出現不同程度止跌甚至企穩回升的情況。
從鋰電產業鏈不同環節來看,市場不斷修正對碳酸鋰價格的預期,隨著碳酸鋰價格的大幅下滑,此前囤積居奇、炒作的投機商會慢慢出清,行業會逐漸回歸理性。屆時碳酸鋰價格穩定和逐步回歸也將更利于產業長遠發展。
今年2月中旬,寧德時代將未來三年訂單中一部分碳酸鋰原材料以20萬元/噸的價格與合作車企結算,其余則以市價結算,由此產生的差價將返還車企。作為先決條件,簽署協議的車企需做出承諾,將約80%的電池采購量鎖定寧德時代。業內認為,作為國內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通過合同定價,不少車企以此為中長期的“價格錨”,促使碳酸鋰價格回落。
根據寧德時代一季度報告,公司庫存金額已從年初的766.7億元下降到640.6億元,環比下降16.5%。按照庫存絕對金額比對,寧德時代的庫存已經回到2022年第一季度的水平。
盡管如此,市場多方認為,碳酸鋰價格雖有反彈趨勢,但上漲空間不大,一方面前期鋰礦擴產產能已經陸續投產,產業鏈供需嚴重失衡局面大幅緩解,電池廠備貨意愿較低。“整體來說15萬元/噸左右的價格,大家都比較能接受。價格高了容易誘發一哄而上的情況,不僅產品質量層次不齊,競爭格局也容易惡化,不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顧國洪補充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