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小企業創新難、轉型難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會同相關部門啟動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和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
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19日在政策吹風會上表示,這次啟動的兩個專項行動,以及前期已經開展的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這“三賦”專項行動,是助力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組合拳”,是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資料圖)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圍繞科技成果的產生與匯聚、成果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重點環節部署了3大重點任務、10項具體工作舉措。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為中小企業賦值,力爭到2025年,新增千家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萬家中小企業質量升級、標準提檔、品牌增效。
突出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近年來,面對超預期因素給中小企業帶來的沖擊,從中央到地方密集施策。僅去年一年,國家層面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就達40多項,帶動地方出臺配套政策文件270多份。
在各項惠企政策的支持下,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2%、1.1%,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今年以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預期進一步改善。工信部調查顯示,4月份35%的中小企業認為生產經營狀態較好,環比上升3.2個百分點。
徐曉蘭表示,當前中小企業仍處于疫后恢復期,企穩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我國中小企業與民營企業互為主體,具有強烈的創新動力、勇氣和活力,它們既是創新的成果供給方,更是創新要素的需求方,存在著科技成果獲取和轉化難問題,同時質量管理和標準化水平有待加強,品牌價值有待提升,產業鏈配套水平有待提高。
針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形勢,今年年初工信部出臺了《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明確提出“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
《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知識產權局、全國工商聯,共十部門聯合印發,融匯了各部門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的務實舉措。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表示,這一專項行動突出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圍繞科技成果的產生與匯聚、成果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重點環節部署了3大重點任務、10項具體工作舉措,目的是實現“有成果、轉得好、持續轉”。
上述專項行動推進成果“常態化”匯聚,強化產業需求對接,調動行業部門、協會、園區等多方資源,深挖中小企業多樣化技術需求,通過聯合開發、中試熟化等手段,加快科研成果向實用化轉化。加大先進適用技術供給,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的先進技術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
此外,組織開展專利導航服務,建立專利商標審查綠色通道,探索高校、科研院所專利“一對多”許可,不斷強化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將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等政策紅利更好地賦予中小企業,幫助中小企業推廣應用更多新技術新產品。加大成果中試熟化力度,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共建試驗檢測環境,提升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水平與成效。
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深度行”系列活動是賦智專項行動落地實施的重要載體。2023年2月啟動以來,相繼在廣州、青島、東莞、重慶等地,結合當地區域特色和產業需求舉辦了4場活動,廣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等積極參與,在科技資源整合利用、成果精準對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增千家公共服務平臺
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品牌建設,也是不斷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的重要著力點。
《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知識產權局、全國工商聯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聚焦中小企業發展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為中小企業賦值,力爭到2025年,形成百項優秀標桿經驗,新增千家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萬家中小企業質量升級、標準提檔、品牌增效,推動中小企業向產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質量賦值方面,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培訓,大力增強中小企業質量意識。引導中小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支持企業開展質量管理能力分級評價,激勵企業向卓越質量攀升。推動產品質量分級和高端品質評價,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引導中小企業防控質量風險,提高經營績效,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在標準賦值方面,加快普及標準知識,提升中小企業標準理論水平。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揮好“獨門絕技”優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基礎通用、關鍵技術、試驗方法、典型應用等國家和行業標準研制。
在品牌賦值方面,引導中小企業提升品牌意識,推動品牌標準貫標,增強企業品牌建設能力。鼓勵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打造特色鮮明、美譽度高的區域品牌。加強品牌傳播力度,宣傳推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形象,講好“中國制造”品牌故事,提升“中國制造”品牌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