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彌補人工智能熱帶來的算力缺口,是5月22日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上討論的熱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當天在論壇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正在發展超算互聯網平臺,希望讓超算(超級計算)從陽春白雪到百花齊放,服務個人用戶、企業用戶、政府用戶和科研用戶。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各行業帶來海量AI算力需求,但AI算力在不同區域、行業分布不平均。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的建設目標之一,就是解決算力不均衡的問題,實現超算資源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曹振南說,依托集算力、應用、數據、社區等一體的運營模式,實現包括AI算力在內的全國算力資源統籌與調度。當行業用戶在研發AI應用時,無需投入海量硬件,依托超算互聯網平臺就可完成AI大模型訓練等復雜計算任務。
2023年4月,國家超算互聯網正式啟動,22家單位成立超算互聯網聯合體,今后參與單位將更多。曹振南說,首先建設一個超算互聯網平臺;其次建立應用商城,使供需方快速對接;第三建立需求發布、項目協同、業務交流的超算社區,最后形成超算互聯網技術標準。
在算力中心入網方面,連接國家超算中心,以及其他超算中心和算力中心,各中心以資源池為單位提供算力服務。在應用商城管理方面,提供應用軟件、應用平臺等應用服務,支持軟件開發商、個人開發者,進行應用開發、應用封裝、版本提供、測試、應用發布,面向特定用戶的需求場景提供專業應用平臺及SAAS服務。
目前發展超算互聯網平臺,面臨一些新挑戰。如,算力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硬件超前、軟件相對短板,關鍵軟件對外依賴高;超算自主應用軟件用戶數量少、產品化弱、運營推廣不足;算力設施分布不均、接口不統一;不同超算中心、業務實體之間尚未建立共贏模式。
曹振南認為,要逐步破解。現在各大高校、企業,算力比較復雜,人才培養了不少。國家近年對應用軟件的支持也很多,關鍵是如何用。超算互聯網要構建大的應用場景,快速對接需求,用互聯網的思維,讓用戶更好地用軟件。應用軟件越用越好,不用就發展不起來。
“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不僅要連接超算中心,還要連接人,連接應用和服務。”曹振南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團隊多,對算力需求也多。希望把這里的規模化企業、初創企業、研發團隊,甚至個人,都納入國家超算互聯網的用戶群,促進應用發展、軟硬件協同。
如今的科研創新、技術創新,都離不開計算的算力和其他科技結合,有的對超算依賴很大。曹振南舉例說,比如,汽車的研發,要用仿真技術,就需大量計算。又如,一旦算力更便宜、更易得,將會使人工智能計算的精度提高。
“超算最早是陽春白雪,今后將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曹振南說,超算對產業的助力作用,首先是對國家一些重大的科研項目,進行算力支援;其次是服務于各行業的發展,如,汽車、石油、生物制藥等;此外,是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像氣象預報。
“我們希望不僅服務于國家重大工程、重大創新,同時服務于企業(包含中小企業)的發展,甚至還服務于個人。”在曹振南看來,如今還有大量的個人開發者,這塊也是非常重要的。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把用戶分為幾類,包括個人用戶、企業用戶、政府用戶和科研用戶。無論大企業、中小企業,還是個人,今后可能花一點點錢就能享受超算互聯網的算力。
曹振南預計,未來算力的成本將快速下降。某個超算中心會有使用周期,如何實現超算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答案是,把超算中心連起來。一個超算中心會面臨機器下一代升級的問題,或者會有新機器好用、老機器不好用的問題,但是老超算中心的客戶、服務團隊成熟,而新超算中心會面臨客戶、團隊培養的問題,所以連起來,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超算互聯網不僅是一個科學和技術問題,也是一個工程問題,還是一個商業模式問題。”曹振南說,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的商業模式,是要讓大家實現共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