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運營商對“元宇宙”發起圍獵。
中國移動宣布成立元宇宙產業聯盟,首批聯盟成員共24家,這讓快被ChatGPT 、人工智能等熱浪淹沒的“元宇宙”概念再次受到市場關注。截至29日收盤,元宇宙概念指數報1404.191點,漲幅1.34%。
“拉隊組局"
(資料圖片)
對于元宇宙聯盟成員,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劉昕表示,未來中國移動將聚焦版權投入、營銷扶持、研發經費、能力容量進行專項扶持,資源投入3年翻一番。
記者發現,中國移動元宇宙產業聯盟的合作名單中出現了華為、小米、相芯科技、摩爾線程等硬件公司,也出現了科大訊飛、Unity等下游應用開發商,整個合作名單橫跨涵蓋內容制作、XR終端、關鍵技術、算力網絡等領域,但是唯獨沒有出現沒有互聯網大廠的身影。
2021年,當扎克伯格將Facebook改名Meta時,元宇宙這一概念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2022年國內元宇宙市場開始真正發力,T桔子發布的《2022年全球元宇宙投融資報告》顯示,在元宇宙相關的投融資方面,中國地區完成的投融資事件總共為125起,公開披露的融資金額達到127.82億元。
在2022這一波的元宇宙浪潮中,國內互聯網大廠呼喊的聲量頗高。但屬于元宇宙的“風光無限”并沒有持續多久,自2023年上半年以來,受經營壓力影響,此前高調入場的互聯網大廠開始裁剪部門規模,而作為“燒錢整活兒”的元宇宙部門便是首當其沖被砍掉的。
今年年初,字節旗下虛擬現實品牌PICO進行新一輪人員優化。騰訊年初也宣布,公司XR(擴展現實)部門變更硬件發展路徑,相關業務團隊進行調整,這一事件涉及超300名員工的工作。
對于此次中國移動產業聯盟的組建,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表示,運營商結合了自身在算力等數字基礎設施和運維方面的經驗,瞄準云宇宙全產業鏈的行業企業進行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接手了此前互聯網廠商退去后讓出的部分市場。
當前,不少互聯網大廠企業在元宇宙端的布局已經砍縮大半,想要讓大廠在這個時間點再次加碼元宇宙賽道并加入運營商的聯盟,恐怕很難。
雄心勃勃的運營商
記者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現場發現,三家運營商都在各自的站臺上布置了元宇宙的相關內容。
中國聯通在展區展示了多款全場景元宇宙產品和服務,包括元宇宙營業廳、元宇宙展館、元宇宙城市、元宇宙景區、元宇宙鄉村、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商圈、上海臨港數字孿生城等。中國電信也帶來了部分云上元宇宙的應用。而中國移動是三家運營商中在元宇宙展臺上最花心思的,記者關注到,中國移動甚至為元宇宙單獨設置了一個獨立的主題展區。
同時,在產業層面,中國移動將在中移和創基金下設“元宇宙投資促進中心”,為聯盟成員提供融資服務,同時圍繞元宇宙相關的內容版權、營銷扶持、研發經費、能力容量等方面投入專項補貼。
此外,中國移動還帶來首個元宇宙行業標準。中國移動稱已牽頭制定國內首個XR終端互聯互通統一標準GSXR并正式對外發布,將持續推動標準的廣泛落地應用,引導XR產業發展,積極推進元宇宙產業標準建設。
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已有幾年,雖然下游產業發展狀況不溫不火,不過從運營商在本屆上海世界移動通信期大會間的行動上來看,其在元宇宙方面的布局可謂雄心勃勃。那么,相比互聯網大廠,運營商布局元宇宙產業的底氣在哪里?
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張辰愷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指出,相比互聯網企業,運營商在基礎設施、用戶基礎和網絡覆蓋、數據資源以及產業合作伙伴資源方面都有相對優勢。
他表示,運營商通常擁有龐大的通信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網絡,這使得它們能夠提供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以支持云宇宙的實時交互和處理需求。同時,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廣泛的網絡覆蓋,讓運營商可以利用其龐大的數據資源,包括用戶行為數據、網絡數據等,為云宇宙提供更多的內容和個性化體驗。此外,運營商與各種行業和領域的合作伙伴有著廣泛的合作關系,這使得它們能夠與不同行業的參與者共同構建元宇宙生態系統。
另有分析認為,運營商目前正在大力布局的5G新通話或有希望成為運營商敲開元宇宙大門的敲門磚。
工業元宇宙發展“先行一步”
2023年1月以來,已有近30余省市政府相繼發布元宇宙建設規劃,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針對元宇宙相關產業的政策設計已開始有序推進,但是受成本、政策、用戶和市場等因素影響,元宇宙從發展到商業落地目前的進展還并不順利。
張辰愷指出,此前一些大廠傳出要收縮XR等業務的消息,一部分原因是跟全球經濟下行是相關的,另外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XR本身的發展不達預期。目前階段市面上的VR產品更像是在對標游戲主機,主要是娛樂功能,社交比較弱,還談不上是下一代的個人終端。AR更像是一個虛實結合的硬件,可能在未來更有機會代替手機,但現在的人機交互和操作系統還沒有達到替代的條件。
Pico 預計2023年全年的銷量目標為50萬臺左右,其中,國內C端銷量目標為35萬臺,B端市場為15萬臺。這一目標相比于去年100萬臺的目標數額縮水了約50%。
不過記者了解到,相比to C端產品,元宇宙目前to B端產業的發展要更加繁榮一些,尤其在工業元宇宙方面。
當前國內以手機和汽車制造為代表的先進制造企業正在向智能制造靠攏。目前,小米智能工廠一期已經下線生產,二期工廠也將預計于2023年底開始投入生產。小米智能工廠是高度智能化的“黑燈工廠”,內部可以實現全程自動化無人生產。
汽車廠商吉利汽車從新車設計、工藝開發、試產驗證等都已大量使用到賽博物理系統,大大縮減了新車研制的周期。同時,在國內諸如中國石油、國家電網、寶鋼股份、伊利等知名企業已經開始采用AR遠程協助解決方案,應用于物流倉儲、能源電力、快消制造等應用場景。
工業企業布局元宇宙可被視為未來工業轉型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龐邢健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工業元宇宙的理念實現了在現場端和遠程端專家系統的直接對接,可以有效地幫助工作人員進行操作、維護甚至是做出安全決策,上述應用能夠幫助元宇宙更加走向現實。
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表示,元宇宙作為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的典型場景,是萬億級的新賽道,是加快數字中國建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希望通過“三個理念”與行業伙伴共商元宇宙產業新藍圖,即:標準共建理念,全面有序推進前沿布局工作;資源共享理念,深化與合作伙伴的融通發展;三是發展共贏理念,共同分享數字經濟新紅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