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月薪1.5萬以下的美術設計,都可以被AI替代。”
(資料圖片)
這句話在2023中國國際AI游戲產業大會現場一出立刻語驚四座,成為會后采訪時各路記者的關注焦點。
游戲行業是離AIGC最近的行業。當AI搶走游戲人的飯碗,這種危機感不僅僅存在于企業之中,也在向游戲領域的教育體系蔓延,讓企業和學校共同思考一個問題:究竟行業需要什么樣的人?這些人又該如何被培養出來?
游戲和AI:相互促進
根據伽馬數據發布的《中國游戲產業AIGC發展前景報告》,超六成頭部國內游戲企業明確布局AIGC領域,48.7%的國內游戲企業認為AIGC發展缺乏相應的人才培養與儲備。從見諸媒體的消息來看,游戲美術設計工作者中,已經有第一批人飯碗不保,但是企業對AIGC人才的需要仍真實存在。
業內認為,現在AI技術的進步會對游戲行業原有的崗位配置和工作模式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方面AI技術可以賦能游戲產品生命周期內的各個環節,比如研發期的劇情創作、音樂、音效、玩法邏輯,市場發行期的用戶畫像精準投放以及運營期的數據分析活動等等;另一方面,游戲也能夠為AI技術提供高度可控的模擬訓練環境以及海量的實驗數據,推動AI在技術創新、應用拓展和跨越的反哺等方面進步產生價值,關鍵在于勞動者是否能夠把AIGC變成能力的一部分。
波克城市副總經理張韜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與AI的互相促進,其實是在更廣闊的領域里為解決現實問題尋找通路。“游戲行業是最快被AIGC改變的而已。它一定是一個不斷相互促進的研究過程。”
行業的改變不僅僅是單純崗位的消失和轉換,還有對從業者的心態影響。歷史有時驚人相似,工業革命時英國工人曾出現過機器大量取代人力勞作導致失業而發生毀壞紡織機的事件,現在關于AIGC的探討同樣圍繞新技術會不會搶走人類的飯碗。
新技術帶來的沖擊并非個體能夠完全消化,需要的是整個組織在流程管理和知識沉淀方面的努力。畢竟,技術優化的調整會實時發生,但留下的員工保持積極的心態工作同樣重要。在回答第一財經如何引導員工以積極心態迎接AIGC時,張韜分享了波克城市目前的做法:建立內部的知識分享機制,比如美術設計的同學通過小組形式內部分享不斷地拉齊大家對AI的認知,并提高相關的操作能力。此外,波克城市還與高校成立AIGC產教中心,發起面向全國高校,招募大學生游戲開發團隊的游戲開發者大賽。
“從市場來看,不是說裁員了一些人就把它放大成AI要替代人類了,我覺得這就過于夸大了。”張韜覺得,行業的進步是螺旋上升的過程。
推動游戲教育變革
既然AIGC對游戲有如此大影響,高等教育要做什么樣的調整才能使學生能適應這個時代?
“2015年的時候我們和年輕的老師說,現在技術發展這么快,我們培養方案每年必須要變,課程必須要變。不變的話我還能干到退休,你們就是下崗。”中國教育部高校動畫與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黃心淵說他曾經這樣開玩笑,但背后只有一個指向:“任何時候都一樣,自己不迭代、不進步了,就會有問題。”
早在2004年,中國傳媒大學的動畫專業下設了一個叫做“互動藝術”的專業方向,成為國內首批開設游戲相關專業的高校。2007年,專業方向從互動藝術變成了游戲設計。黃心淵認為,游戲教育不是要思考流行的技術熱詞,最關鍵要思考的熱詞所能帶來的結果,其實就是解決生產力、生產成本和傳播瓶頸。未來會有更多依托AI的游戲生產工具,人才培養方案也會面臨調整。“我覺得到今天為止,都還是掛羊頭賣狗肉地做游戲教育。包括我們做電子競技,也掛在藝術與科技下面,但后續我覺得也有希望、有機會,專業這塊還需要做好多工作。”他說。
在北京郵電大學講師陳柏君看來,首先要提升游戲設計類課程的優先級。“學生的游戲設計功底非常重要,有些人覺得游戲策劃沒有辦法教,還有人覺得游戲設計沒有辦法教,很多游戲設計的理論都可以在高等教育階段給學生打基礎,這類課程的優先級要比其他的幾類要放在更高的位置。”其次要發展跨學科教育與全人才培養,類似于STEM教育的不斷發展,最后是教師授課過程的改變。“老師應該用創意激發的方式,而不是知識傳遞方式。現在學生可以向谷歌學習,可以向老師學習,可以向同學學習,可以直接問ChatGPT,我們在課堂授課過程當中更多是激發學生創意的角色,而不是向學生推送知識的角色。”
“我相信當我們不斷地重視游戲設計理論,不斷激發學生自己的創意,那么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可以和AI成為很好的朋友,不用焦慮和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取代。” 陳柏君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