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鋰電概念股三季報業績接踵而至,無論是預估的還是實際業績,大部分都是增長的。
負極材料作為鋰電池不可或缺的四大原材料之一,“量價齊升”一度成為行業高景氣度的代名詞,也讓不少主營負極材料的上市企業業績出現跨越式增長。
但也有意外。
【資料圖】
杉杉股份:三季度盈利“開倒車”,股價創年內新低
目前,在負極材料領域,杉杉股份(600884.SH)已經成為玩跨界較為成功的典范之一。
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服裝企業轉型為新能源產業領軍企業,目前專注于鋰電池材料和偏光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目前,杉杉股份的抓大業務包括負極、正極、電解液等鋰電池原材料,也包括前期通過收購布局的偏光片業務。
據券商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負極材料杉杉股份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人造石墨全球出貨量第一。
公司通過收購LG旗下的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企業,快速進軍到偏光片企業。2021年偏光片生產份額約為24%,排名全球第一。
為了進一步釋放產能及鞏固市場地位,10月17日,杉杉股份更是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60億元用于云南30萬噸負極一體化項目(一期20萬噸),項目總投資79.3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42.億元,剩余資金用于補充流動性。
然而,與公司負極材料及偏光片細分賽道擁有行業領先地位不同,杉杉股份當前業績穩定性及持續性仍需時間打磨。此外,股價表現也是差強人意,今日更是創出近一年多以來的新低。
據財報顯示,杉杉股份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1.5億元-22.5億元,同比下降19%-2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約為4.89億元到5.89億元,同比降幅達70%-75%。扣非凈利潤方面,杉杉股份預計扣非凈利潤19億元-20億元,同比增長42%-50%。
反觀可比較競爭對手璞泰來,卻有不錯業績表現。2022年前三季度,璞泰來實現營業收入114.14億元,同比增長81.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73億元,同比增長84.68%。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0.50%,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92.4%。
對于三季度凈利潤表現不佳以及與扣非凈利潤出現的“分化”,杉杉股份解釋,凈利潤下滑主要由于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大幅下降,核心主業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保持穩健增長。
縱使杉杉股份對凈利潤下滑做出解釋,但從二級市場及機構投資者反饋來看,市場似乎并不為其買賬。
10月25日,杉杉股份股價直接低開低走,一度下挫至18.70元/股,創出近一年多以來的新低。據東財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25日收盤,年內至今杉杉股份股價累計跌超4成。
與此同時,不少機構也在第三季度對杉杉股份進行減持。據悉,信誠新興產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及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報告期內分別減持595.20萬股、306.31萬股,減持幅度位居前列。另外,創金合信新能源汽車主題基金和匯添富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型基金也分別有減持動作。
作者|慧澤李
編輯|May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