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糖生產國——印度又要出手了。
繼今年6月初高調宣布限糖出口計劃后,于10月28日印度政府宣布,對本國食用糖(原糖、精制糖和白糖)的出口限制延長一年至2023年10月31日。
【資料圖】
據透露,印度可能將2022-2023榨季(即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的食糖出口總量限制在900萬噸,較上年榨季的1120萬噸的出口總量限制削減近20%。
市場分析稱,印度實施食糖出口限制很大程度是為了保障國內供應并應對新增的生物燃料需求。
回顧今年上半年,國際能源價格一路走高,作為全球第一大食糖生產與出口國的巴西,其部分糖企為轉產乙醇,取消了部分食糖出口合同。又疊加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全球“糧食保護主義”盛行,國際糖價隨即被推高。
為保障國內食糖供應和價格穩定,今年6月1日,印度在出口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宣布對食糖出口進行限制,從而拉升全球原糖價格。
此次,印度限糖期延長無疑又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想象空間。印度(市占率約11%)是全球第二大食糖出口國,僅次于巴西(市占率約51.29%),再考慮到巴西此前因降雨過多而減緩了甘蔗壓榨的速度,印度此舉是否會進一步收緊全球食糖供應?
目前巴西降雨量減少,產糖進度加快,增產預期強烈。這就意味著下一年度相對廉價的巴西糖對全球的可供應量增加。
因此,機構普遍認為隨著2023年4月新季的開始,若無其他天氣異?;蛘叨说臄_動,全球原糖的供應將進一步寬松,且2023年全球供應過剩的可能性很大。
資金面上,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持倉顯示,截至10月25日,ICE原糖非商業凈多頭持倉再次大幅減少了14524手。其中,多頭持倉減少了5807手,空頭持倉增加了8717手。從投機者持倉變動可以看出,國際市場對于原糖后市價格持悲觀的態度。
國內方面,我國是食糖生產和消費大國。美國農業部和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20/2021榨季中國食糖進口量全球占比接近11%,2021年超過80%的進口來自巴西。
在需求端,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改變及食品工業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我國食糖消費量的增長明顯,2017-2020年我國食糖進口量從229萬噸增至527萬噸。然而,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我國食糖需求偏弱。
而在供給端,雖然廣西(產量占全國60%)等我國主要蔗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新季預估減產,但根據泛糖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廣西第三方庫存為62.42萬噸,同比增加2.62萬噸,陳糖庫存高企。另外,2022年1-9月累計外糖進口350萬噸,超過此前預期。
在弱需求、高庫存、高進口量大背景下,廣西的減產或難以扭轉當前供應過剩的基本面,疊加國際糖價下行帶來的壓力,白糖期貨指數從上周的5600上方回落至本周5500上下。
對于食用后市看法,銀河期貨表示,雖然2021/22榨季國內食糖大幅減產,進口量也明顯減少,但是受疫情影響消費端也相對減少,需求明顯下滑。工業庫存較去年持平,但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當前陳糖正處于去庫階段,預期進一步加大的供應壓力令糖企降價去庫意愿較強,現貨報價近期呈現走跌趨勢,限制了糖價上行空間。
銀河期貨還強調,當前國內食糖市場供應充足,糖價上行動力不足。而近年疫情對下游消費又有所抑制,美聯儲的持續大幅加息使得外圍市場經濟衰退預期持續炒作,大宗商品價格受此影響明顯回落。國內三季度表現便是旺季不旺,旺季消費增加預期落空,導致期現貨價格持續回落。而到四季度,新榨季又將拉開帷幕,食糖產量增加,疊加國際糖價受累于全球新年度供應提升預期持續施壓,持續走弱,預計糖價將偏弱運行。
作者|瓶子
編輯|May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