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7月,A股下半年行情大幕徐徐拉開,科創板也將迎來今年解禁高峰。
7月,將有76家科創板公司解禁,中金公司數據顯示,本輪解禁規模超2600億元,約占科創板全年解禁規模的1/4。
從解禁類型來看,7月解禁潮主要來自首發類型股份。
【資料圖】
從行業分布來看,興業證券數據顯示,半導體、軌交設備、通用設備、電池和醫療器械解禁規模居前,分別達848.6億元、352億元、229.6億元、226.2億元和210億元;
軌交設備、其他電子、通用設備、航空裝備和環保設備行業解禁市值占自由流通市值比重較高,分別為117.8%、90.1%、63%、46.8%和40.3%。
從具體個股來看,中泰證券指出,解禁市值在百億以上的個股有七只,前三位分別為瀾起科技、中微公司、中國通號;解禁數量占總股本比重在50%以上的個股有十只,前三位分別為華興源創、杭可科技、南微醫學。
從基本面來看,浙商證券數據顯示,“大非”解禁公司2022年盈利增速預期改善的幅度較大,較2021年歸母凈利潤增速有明顯提升;而“小非”解禁的科創板公司預期凈利潤增速改善幅度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師認為,7月科創板“大非”解禁公司的市盈率雖然不低,但估值分位數處于歷史底部。
7月解禁大潮影響如何?
綜合多家機構研判,雖然解禁高峰期常伴隨后續相應減持規模的提升,從資金面角度可能會對資產價格帶來一定短期影響,但依舊看好科創板中長期趨勢。
大部分分析師“以史為鑒”,結合過去兩年科創板集中解禁后股價表現得出,短期市場易出現波動。
例如,興業證券表示,從過往來看,集中解禁對7月科創板股價走勢節奏影響較為明顯,但主要受情緒因素主導,股價呈現出急跌后快速反彈的特征;
個股層面看特征也基本一致,7月科創板解禁個股相較于非解禁個股股價受到的解禁沖擊更為明顯,但反彈力度也更強。
中長期角度,興業證券認為,隨著限售股大量解禁,流通股數量的增加有望進一步提升科創板交易活躍度,同時有望提升公募基金、陸股通等機構投資者的增配意愿。
值得一提的是,月初曾有機構喊出“今年科創板類似2012年的創業板”,并引發市場關注。
中泰證券在分析科創板解禁后行情時也提及創業板表現,其提出,創業板平穩運行三年之后,流通市值比例逐步提升,重要股東減持預期的情緒干擾逐步消退,2013年創業板開始進入以基本面及產業政策積極驅動下的獨立牛市。
綜合而言,分析師認為,隨著海外擾動逐步褪去、國內的聚焦點從短期的“穩增長”、“防風險”重回長期“獨立自主”、“高質量發展”,科創有望成為新一輪上行周期的引領者。而7月解禁窗口前后若科創板股價出現波動,也或將成為底部配置、中長期布局的機會。
浙商證券也也給出了類似觀點,新成長反轉剛剛開始,科創主升在即。在這背后有三重驅動力:
其一,就宏觀背景而言,經濟走向弱復蘇,新興成長占優;
其二,就中觀層面而言,財報季即將開啟,半導體、國防、數字經濟(工業軟件及智能汽車)、專精特新有望接力,成長機會精彩紛呈;
其三,7月科創板解禁以“大非”解禁為主,占比達80%。參考創業板經驗,“大非”解禁后,30個自然日內漲幅不斷增大。而“小非”解禁雖有影響,但 1-4月已提前調整,且260多家公司今年沒有“小非”解禁壓力。
落實到具體方向上,興業證券預計,下半年市場主線將進一步聚焦以“新半軍”為代表的科技科創,建議沿著“確定性”+“高彈性”兩條主線布局高景氣成長賽道:
一是“確定性強+景氣度高”主線,布局光伏(組件、逆變器、硅料硅片)、風電(上游材料、整機)、軍工(結構件、新材料)、特高壓(輸變電設備、上游材料)、半導體(設備、材料)、5G(光模塊、光纖光纜);
二是“彈性更大+景氣度高”主線,布局新能源車(鋰電池、整車、零部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決策執行)。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