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冬季供暖季,當前國內煤炭市場供需情況如何?
對比今年夏天的行情,全國煤炭價格近期穩中有升。國家統計局9月24日數據顯示,9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有所上漲。其中,山西大混(熱值5000大卡)價格為1208.3元/噸,較上期上漲3.5%。山西優混(熱值5500大卡)價格為1363.3元/噸,較上期上漲4.5%。
(相關資料圖)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數據發現,6月到8月,山西大混(熱值5000大卡)價格波動區間為1000元/噸到1137.5元/噸,山西優混(熱值5500大卡)價格波動區間約為1147.5元/噸到1317.5元/噸,均低于近期同類煤種價格。
“我認為煤價上漲與近期國際能源市場的動蕩關系密切。由于國際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冬季油氣等能源價格還將上漲,所以紛紛開始囤油、囤氣、囤煤,為平穩過冬做準備。就國內市場而言,能源保供工作由相關政府部門協調,所以是有把握的。供需關系基本不會出現大范圍的緊張局面。”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去年9、10月份煤炭價格非正常上漲,煤電矛盾凸顯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在持續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基礎上,總結多年價格調控實踐經驗,充分考慮煤、電市場運行規律,抓住難得時機打出了煤價、電價機制改革的“組合拳”。
牛育斌稱,總的看,兩項改革相輔相成,構建了煤、電價格區間調控和預期引導的閉環機制,是煤炭、電力等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價格總體平穩的重要政策保障。
多地調整煤炭產運工作
今年以來,國內原煤生產保持穩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生產原煤29.3億噸,同比增長11.0%。進口煤炭16798萬噸,同比下降14.9%。
臨近冬季能源保供,國內煤炭生產和運輸工作迎來新一輪調整。
9月28日,大秦鐵路開始為期25天的集中檢修,為即將到來的煤炭冬運打好基礎。大秦鐵路是我國重要的“西煤東調”大通道,西起山西大同,東至河北秦皇島,縱貫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長653公里。自今年6月份全國鐵路啟動電煤保供專項行動以來,大秦線運量已突破1.2億噸,同比增長10.2%,創下建線以來同期最高紀錄。
為保障運輸安全暢通,大秦鐵路每年都要進行春秋兩次“大體檢”。檢修期間,安排每日上午停電檢修,這一時間段不能通車,因此大秦線將出現進車不均衡的現象,這給煤炭調進和港口卸車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除了鐵路運輸以外,各地的礦山安全生產檢查也在本月陸續列上日程。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9月以來,山西、河北、云南、遼寧、天津等多個省市發布關于開展礦山安全生產大排查的工作,要求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
一位煤炭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從去年九月份煤炭緊抓保供生產以來,煤炭企業一直處于“連軸轉”的生產中,時間之久,近些年幾乎沒有出現過,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風險隱患。出于安全考慮,近期部分煤企陸續開展檢修,預計煤炭產量將出現階段性下滑。
盡管受到運輸檢修的負面影響,但產地方面也存在促進流通的有利因素。
近期,榆林和鄂爾多斯的煤管票相繼取消,實行多年的煤管票成為歷史。自本月中旬起,國內第一大產煤地級市——鄂爾多斯市全部煤檢站撤崗,下一步實行煤管人員駐礦辦公,全市實施電子提煤單及電子煤檢票,產銷納入數字化管理。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取消煤管票是大勢所趨。晉陜蒙三大主產區“煤管票”的落幕,既有利于暢通煤炭運銷渠道,提高主產地煤炭出礦環節效率,也能減少腐敗。
而在需求方面,電煤和非電煤表現分化較大。
最新一期的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周報顯示,九月下旬,秋意漸濃,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季節性回落。煤電機組發電量和日耗環比開始減少。煤炭入廠量略有增加并高于耗量,庫存繼續緩慢上漲,電煤庫存高于同期4431萬噸,庫存可用天數19.5天。
與此同時,民用需求增多,煤礦銷售供不應求,因價格處于高位水平,貿易商仍以背靠背交易為主,環渤海港口缺貨狀態延續。目前,集港資源雖有緩解,但低硫高卡煤依舊罕見,貿易商報價水平繼續探漲,后期漲勢有所收緩。
多位業界人士認為,非電煤的“緊俏”行情受到國內外因素共同影響。一方面,“金九銀十”原本就是國內化工、建材等行業開工旺季,疊加夏季錯峰延后生產,導致燃料煤需求擴張。另一方面,海外能源價格的飆升,使得歐洲、日韓等地縮減了高耗能產業,國內替代產品需求增長,帶動原料煤需求增長。
持續推進“穩煤價”
煤價、電價機制兩項改革,是國內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價格總體平穩的重要政策保障。
針對近期環渤海港口下水煤現貨交易價格上漲較快的情況,9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發文稱,按照要求,近日天津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唐山市、滄州市,遼寧省錦州市等多地發展改革委對港口煤炭企業開展專項調查,了解相關企業煤炭銷售和價格情況,提醒督促其合規經營,嚴格執行已簽訂的電煤中長期合同價格,嚴禁以“陰陽合同”等方式額外加價,將煤炭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
“相關企業已就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在價格合理區間內銷售煤炭等作出了承諾。”該文稱。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29日表示,煤價、電價改革文件實施以來,國內煤炭、電力價格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這與國外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以今年9月上半月為例,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煤炭期貨平均價格438美元/噸(折合人民幣超過3000元/噸),同比上漲158%,國內煤炭港口現貨價格為人民幣1028元/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英國、法國、德國市場交易電價漲至去年同期的4-10倍,而我國電力用戶平均電價同比僅上漲10%,居民、農業電價保持穩定,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多家上市公司也在近期回應了投資者有關煤價波動和走勢預判的問題。
A股上市公司廣匯能源(600256.SH)27日在互動平臺表示,2022年1到9月公司煤炭銷售均價同比增長約69.7%。近期國內市場煤炭價格高位調整,伴隨四季度陸續進入采暖季備煤階段,疊加鋼鐵、水泥、化工行業剛需拉動,煤礦安全檢查力度或將加大,整體煤炭供應仍然偏緊,對市場價格形成較大支撐,后市仍將持續走高。
也有煤電企業呼吁促進煤炭價格進一步回落。
A股上市公司粵電力A(000539.SZ)26日披露調研活動信息顯示,目前煤炭價格仍然維持高位運行,為公司帶來了較大的經營壓力,公司希望未來煤價可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回落至合理區間。若煤炭價格能理性回落,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將得到一定程度釋放,盈利展望預期將有所提升。
林伯強認為,今年秋冬階段,由于允許電價小幅上漲,煤電企業的經營狀況相較去年會“好”很多,但是總體來看利潤空間仍然相當有限,“春天”尚未到來。考慮到國際能源價格飆升的聯動效應,國內煤價出現下跌的可能性微小。
“從今年冬天保供情況來看,總體是有計劃、有能力完成的。畢竟我們的工業用電體量很大,在緊急情況下,讓一點給民用就沒什么問題了。”林伯強稱。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