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2月5日-12月9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走高,滬指本周漲1.61%,深成指漲2.51%,創業板漲1.57%。板塊方面,漲幅靠前的包括白色家電、航空機場、白酒、房地產、飲料乳品、物流、保險等,其中房地產板塊一周漲逾8%;跌幅靠前的包括風電設備、光伏設備、航天裝備、電力等。資金方面,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65.5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出43.98億元,深股通資金凈流入109.48億元。其中14個行業獲得北上資金持股量增長,包括釀酒、家電、房地產、食品飲料等行業加倉較多,持股數量周環比增幅超過3%。減倉行業中,交通運輸、商貿零售、公用事業持股量環比降幅均超過3%。行業資金流向方面,本周有31個申萬二級行業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其中,凈流入金額最大的是白酒板塊,資金高達67.1億元,遠高于排名第二的銀行行業24.5億元。此外,保險、有色金屬、家電等行業均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較多。而化學制藥、電力、軟件開發、光伏設備、中藥等則遭主力凈賣出逾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增持的連續性上來看,共有三個行業近7周獲得北上資金連續加倉,包括社會服務、有色金屬、建筑材料行業。其中有色金屬行業持股量累計增幅最大,最新持股量較10月下旬增長超過三分之一,持股量排名也由原來的9名上升到6名。
展望后期行情,渤海證券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相關受益板塊有望輪番表現。行業配置方面,從“政策預期邊際改善”帶來修復或反轉行情角度,可關注食品加工、白酒、醫療服務、化妝品、地產、半導體等板塊。
(相關資料圖)
重點數據一覽
熱點復盤
【釀酒】
本周釀酒板塊表現出色,周漲幅達8.01%,同時獲北向資金凈流入達67.1億。11月以來,申萬白酒指數觸底反彈,呈單邊上行之勢,累計漲幅高達30.81%。個股方面,數據寶統計,11月以來,白酒股盡數上漲,幾只千億市值巨頭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順鑫農業、口子窖居前,漲幅超過50%;其后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3股漲幅超過35%。
中金公司食品飲料團隊研報指出,據團隊調研,許多白酒公司弱化了對2023年開門紅銷量的考核,增加價格、渠道庫存等柔性指標,重視增長質量以及經銷商利益。同時表示,表示,中國經濟尤其是消費韌性被持續壓縮,居民邊際消費處于低位,一旦疫情、地產等預期改善,消費領域有望反彈修復。消費龍頭對比全球具備較高增長質量,估值溢價也已得到充分壓縮,具備較高的吸引力。
國盛證券表示,白酒板塊前期估值回落明顯,市場對來年的增長預期亦出現下修,板塊配置的性價比逐漸顯現,預計四季度白酒行業經歷去庫存,展望來年,維持消費信心逐步回暖、需求邊際復蘇的判斷,首推品牌價值強、渠道議價權較強的高端酒板塊。
平安證券表示,未來隨著白酒消費場景的恢復,基本面有望迎來邊際修復。推薦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需求堅挺的高端及次高端酒企;二是受疫情沖擊較小的蘇皖區域龍頭酒企;三是受益大眾消費、光瓶酒擴容的白酒企業。
【食品飲料】
本周食品飲料表現優異,周漲幅達4.51%。資金流入方面,申萬一級行業中,12個行業實現資金凈流入,食品飲料行業凈流入53.67億元居首,其中五糧液主力資金凈流入14.72億元居首。此外,進入11月份以來,北上資金增持了36只食品飲料股,同期減持個股數僅16只。具體來看,北上資金增持上海梅林1.52個百分點,位居第一,順鑫農業、味知香、承德露露等個股增持比例均超過0.5個百分點。業績方面,Wind數據顯示,食品飲料板塊共 130 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收 9191 億元(前十家營收貢獻占比近 64%),實現歸母凈利潤1429億元(前十家凈利潤貢獻占比 78.7%),增速方面,130 家上市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漲幅為正的共 95 家,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漲幅為正的共63家。
東海證券認為,隨著政策預期優化,消費長線回暖不改,回暖趨勢將從門店型消費行業逐步啟動并進一步向上游傳導。部分食品龍頭、細分板塊存在較為確定性向上機遇,且存在較大預期差,繼續看好零食、預制菜等確定性板塊。
西部證券認為,經過兩年多的估值與業績雙殺,食品飲料板塊橫向比較看處于歷史較為底部區間,從過往歷史驗證看,外部需求環境最差的時點普遍為食品飲料板塊股價最低點。展望2023年,預計宏觀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當前在底部區域建議堅定樂觀。
【房地產】
近期,地產行業接連出臺重磅政策,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三箭齊發”。房地產板塊表現回升,周漲幅為2.32%。
中信建投指出,伴隨金融政策支持房地產持續加碼,房企信用風險將在2023年逐步緩釋。2023年竣工將率先復蘇,銷售有望于四季度迎來拐點。行業將進入減量高質量發展時代,績優龍頭與運營專家成最大贏家。房企將更加重視經營型業務帶來的穩定現金流。租賃住房作為新發展模式的重要一環,也將得到快速發展。此外,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認為商業地產有望復蘇,物業在母公司風險緩解和疫情得到控制后,也將迎來盈利與估值的雙修復。展望2023年,認為行業將從信用風險緩釋逐步走向銷售復蘇,有望獲得新生。
東興證券認為,基于供需兩端政策形成合力之下,行業多項不利因素正迎來顯著改善,以及行業出清將帶來的格局重塑,推薦兩條投資主線。主線一:具有信用優勢的優質央企和國企。信用優勢正推動優質央企和國企在土地和并購市場獲得優勢,持續的拿地推盤能力與優質的信用背書也有望在需求回暖之時搶占先機,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主線二:開發主業穩健,在地產融資政策“三箭齊發”之下,有望率先獲得金融機構重點支持,有效降低自身信用風險的優質房企。當前政策思路已經從“救項目”擴展到了“穩房企”,經營穩健的民企有望獲得融資端的大力支持,市場對優質民企的擔憂也有望大幅降低。
【家用電器】
本周家用電器板塊繼續表現強勢,周漲幅達6.36%,漲幅僅次于釀酒行業。特別是周五,家用電器股實現集體上漲,其中火星人、億田智能,老板電器等漲幅超過5%。值得一提的是, 美的集團成為本周北上資金凈買入首位,一周買入23.34億元,且連續七周獲北上資金加倉,最新持股量占全部A股比例超過20%,達到該股自深股通開通以來持股比例最高值。
華泰證券認為,目前家電行業基本面繼續磨底,但基于地產政策動向,看好家電板塊估值回升:一方面,房地產政策加碼后,受其傳導影響,樂觀預期下有望提升家電消費信心,家電行業內銷底部回升的基礎或更為堅實,且家電板塊PE估值處于過去5年低分位數附近,估值或繼續修復。另一方面,2023家電社零或恢復增長,PPI-CPI剪刀差助力板塊盈利能力修復,地產銷售若回升也有望加速家電公司收入與盈利回升。
國海證券表示,內外部因素共同催化,助力家電行業估值提升,維持家電行業 " 推薦 " 評級。外部因素方面,防控優化和地產持續調控兩大政策端因素利好家電企業收入規模增長,原材料、海運價格下調和美元升值增厚企業利潤空間;內部因素方面,新景氣賽道、新產品體系、新市場體系三重增長邏輯共同驅動,推動家電企業發展。當前家電企業估值普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助力下,家電行業業績有望實現增長,估值也或將隨之提升。
【保險】
本周低迷已久的保險板塊實現大漲,周漲幅達4.26%。Choice數據顯示,11月以來截至11月24日收盤,保險業(申萬二級行業)漲幅達16%,其中,中國太保漲幅超過20%。這在近兩年頗為罕見。業內認為,11月以來保險股反彈主要與兩大原因有關:一是政策利好頻出,包括地產業政策利好保險業投資端,防疫政策優化利好保險業負債端等;二是保險板塊經過過去兩年持續下跌,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估值有望持續修復。
平安證券認為,保險行業目前估值水平和機構持倉處于歷史底部,政策助力化解地產投資風險、資產端迎來改善;銀行理財產品破凈、權益市場震蕩,居民儲蓄需求旺盛,預計2023年“開門紅”業績高增。
開源證券認為,短期看,地產支持政策不斷出臺,地產融資松綁緩解市場對險企資產端擔憂,地產風險緩釋有望帶動保險股估值修復。同時,負債端防疫政策不斷優化、理財產品需求有所提升、部分險企提前啟動開門紅業務,2023Q1負債端NBV同比表現有望超預期。長期看,部分險企2022H1活動率已有明顯改善,展業模式也已逐漸由產說會模式轉向一對一、NBS銷售模式,預計2023年轉型效果將進一步顯現,即使負債端復蘇難以出現V型反彈,但該機構認為業務模式轉變有助于行業及保險公司提升代理人質量、改善業務經營模式、提升行業吸引力、加強新人留存并最終實現代理人渠道升級。
【旅游】
本周旅游板塊實現上漲,周漲幅為3.07%。專家表示,“新十條”能夠有效加速旅游業的回血,預計旅游產業鏈上的景區、酒店等板塊都能夠得到現金流回暖的機會,同時拉動相關上市旅企的估值修復。
國聯證券認為,伴隨疫苗接種率提升和防控經驗的積累,精準防控有望持續推進,線下消費有望逐步恢復。參考海外復蘇情況,前期調整幅度較大以及偏社交需求的餐飲公司有望先行修復,同時,酒店、景區等線下業態也將跟隨疫情政策持續兌現復蘇。
華安證券表示,從整個趨勢來看,此次防疫政策修改不是短期的政策緩和,而是當前具備逐步優化的條件,方向日漸明朗。受到近幾年疫情的影響,旅游板塊相關細分行業重新洗牌,行業龍頭抓住低谷期進行資源整合,底部布局,提升集中度,疫情管控逐步放開后有望釋放較大業績彈性。東亞前海證券表示,積極布局疫后復蘇行情,看好疫后業績修復彈性大的相關標的。
后市配置
海通證券:數字經濟有望成為持續性更強主線
海通證券指出,10月中旬以來行業輪動頻繁,安全、中字頭國企、地產鏈、消費等輪番表現,這是底部第一波上漲的特征。從政策支持、產業周期、市場面等維度看,低估低配的數字經濟有望成為持續性更強的主線。穩增長政策不斷落地,市場已步入上升通道,中期重視數字經濟,兼顧醫藥等消費。
西部策略:醫藥等行業估值切換行情仍是市場主線
西部證券認為,11月以來疫情防控政策逐步轉向寬松,尤其是“新十條”的發布,帶來消費預期的改善,消費和金融風格領漲市場,顯示市場已經對疫情防控優化進行了初步定價,重點關注出行鏈和醫藥生物兩個方向的受益鏈條。此外,考慮到A股市場在歲末年初時較強的反轉效應,今年的“跨年行情”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結構上看,醫藥、家電、食品飲料、金融地產行業的估值切換行情仍是當前市場主線。另外一方面,隨著年末政策窗口逐步臨近,資源和信息安全密切相關的農業、半導體、信創等行業有望迎來階段性機會。主題方面關注虛擬現實,數字貨幣等機會。
中信證券:建議延續這三條主線配置
隨著疫情防控舉措完成主要優化調整,全面修復的行情預計將從純粹政策預期驅動的第一階段步入持續2個月左右的觀察期,并逐步向業績驅動的第二階段過渡。配置上建議保持均衡并逐步加倉,延續精準防控、地產產業鏈和全球流動性拐點三條主線配置,同時開始逐步增配具備長期空間和彈性的能源、科技、農業等領域,以及具備全球份額持續提升和品類高端化趨勢的中國優勢制造業,如智能汽車產業鏈和化工產業鏈。
興證策略:順勢而為,聚焦三條主線
興證策略認為,中長期,持續關注“信軍醫”、“新半軍”、“科創”三條主線。1)“信軍醫”:預計“信軍醫”將持續受益于預期改善下的基金倉位回補和估值修復,當前位置的配置價值依然顯著。2)“新半軍”:以“新半軍”為代表的高端制造,一方面契合“加強科技創新領域自主可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正不斷成為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引擎。3)科創:該機構認為當前的科創,不僅僅是短期修復,更是類似2012年創業板的中長期機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