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作為綠色協議工業計劃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官網正式公布《凈零工業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提案,旨在確保歐盟在全球綠色工業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凈零工業法案》提案提出,到2030年,歐盟計劃每年至少10%的關鍵原材料供應、40%的關鍵原材料加工、15%的關鍵原材料回收來自歐盟本土。
此外,上述提案設定,來自單一第三方國家的戰略原材料年消費量不應超過65%,高于65%的國家的相關產品將在投標評定中被降級,且該產品的采購商將更難獲得政府補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A股光伏板塊曾上演集體大跳水,有分析認為是受到即將公布的《凈零工業法案》提案的利空影響。
截至昨日收盤,同花順光伏概念板塊下挫2.54%,報3155.66。其中德業股份(605117.SH)、晶澳科技(002459.SZ)10cm跌停,愛旭股份(600732.SH)下跌7.91%、東方日升(300118.SZ)下跌7.67%,晶科能源(688223.SH)下跌6.8%,陽光電源(300274.SZ)跌6.19%,TCL中環(002129.SZ)、隆基綠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昱能科技(688348.SH)等多股跌超5%。
而在3月17日,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同花順光伏概念板塊微漲0.16%,報3160.20。
歐洲市場一直依賴從中國進口光伏產品。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歐洲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高度依賴性不降反升。
市場信息公司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光伏企業共計出口154.8GW的光伏組件,較2021年增長74%。
這之中,超過一半的光伏組件運往了歐洲市場。2022年,中國向歐洲出口光伏組件86.6GW,同比2021年的出口量(40.9 GW)增加了112%,歐洲已成為中國光伏組件產品最大的出口地。
第一財經記者今天采訪了多家A股上市的頭部光伏企業相關負責人,得到幾乎一致的回應,因為還在政策早期,公司目前就是保持關注,積極應對。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因為目前都是政策初期階段,還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應對動作。”一家A股上市光伏企業高管今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市場對于這個法案對中國相關光伏企業的影響有些過度解讀了。”該光伏企業高管認為,首先《凈零工業法案》對標的主要是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IRA),大的背景都是希望制造業回流(歐美),但是一般來說,歐盟層面的法案在未來1~2年,甚至考慮到歐委會換屆等因素,可能較長的一段時間不會落地。另外,法案中65%的限制對于在海外有產能的中國光伏企業,包括在東南亞有產能的企業可能會有一定的利好。
“歐盟出臺這個政策根本目的不是為了限制中國,而是對標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IRA)。如果歐盟不這么做,他們本土企業的建廠、包括制造的產能都‘跑’去其他國家了,所以出臺政策的根本目的可以理解為保住本土制造不被‘搶’走。”一位光伏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談及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影響,上述光伏資深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這個法案對于中國相關光伏企業的影響至少沒有盤面上反應那么大,兩三年內應該不會對中國企業造成實質性影響。“在目前的情況下,歐盟需要發展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也需要中國的光伏產品。”
他認為,《凈零工業法案》目前還處于草案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立法,等走完立法的流程至少還要再等一年。在這期間,歐盟內部還需對法案內容進行探討。比如,法國希望把核電納入,而其他歐盟國家認為僅光伏、風電屬于綠色電力,所以歐盟內部目前對法案的內容還是存在著爭議。此外,從法案最終落地,到歐盟把光伏產能培育起來,個人認為至少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對于中國光伏企業來說,他們可以選擇去歐洲去建廠。按照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的情況,(美國)不會對母公司的注冊地進行溯源調查。也就是說,相關企業如果在歐洲或者東南亞有工廠(產能),也是可以規避《凈零工業法案》內關于某一國家的產品在歐洲市場份額不得超過65%的限制內容。”上述光伏資深業內人士補充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