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至縣中天鎮紅旗社區有一塊生態溝渠濕地,這塊濕地就在小陽化河的河岸上,遠遠望去,像是一塊鮮花盛開的景觀地。
(資料圖)
但這塊濕地卻是大有用處,主要收集紅旗社區葉家橋周邊約150畝的農田退水、部分散排生活污水和養殖魚塘尾水。
“通過對前端生態溝渠進行水系聯通,匯集區域排水,采用生態溝渠-生態滯留池-潛表流濕地組合工藝,可實現面源污染退水中化學需氧量30%-40%、氨氮10%-20%、總磷40%-50%的削減。”16日下午,四川瑞康兆業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季艷艷對參加長江沿線(沱江流域)采訪活動的記者們說。
季艷艷表示,生態溝渠濕地建設基本以農田邊的灘涂地及廢棄用地為主,后端小微濕地集中處理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原有田間溝渠水利設施,后端的小微壟型濕地凈化單元占地面積小,削減效率高,濕地建設后在壟上區域仍可進行農田耕種。這種技術措施對于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質改善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小陽化河屬沱江水系陽化河干流重要支流之一。在樂至縣境內流經南塔街道、東山鎮、佛星鎮、童家鎮、高寺鎮、中天鎮,經萬安橋省考斷面出樂至境,最終流入沱江。流域全長41.2公里,流域面積約299.48平方公里。
4月16日,四川瑞康兆業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季艷艷向記者們介紹紅旗社區生態溝渠項目情況。攝影/章軻
樂至縣生態環境局局長袁玉龍告訴記者,縣域內無大江大河,無外來生態流量,水資源十分匱乏。同時,全縣農業面源污染點多、面廣、集中度高。樂至經開區和中天鎮泡菜園區均處于小陽化河流域,高濃度含鹽廢水處理難度大。
袁玉龍介紹,近年來,樂至縣以“農田源頭減負、溝渠系統高效控制、緩沖帶生態修復、安全入河排放”全過程控制相結合的技術思路,在陽化河流域探索實施了一批農田排水系統生態化改造、生態溝渠改造、污水處理尾水濕地建設等生態修復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已實現小陽化河流域沿線耕地畝均化肥施用量減少3.4公斤,入河污染因子有效削減10%-35%。
第一財經記者在這里采訪時了解到,一些生態濕地溝渠在提升水質的同時,也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小陽化河沿線建成的玉龍湖生態濕地公園、觀光農業帶等已成為群眾日常生活休閑的主要去處和網紅打卡地,實現了“水清、路暢、岸綠、景美”
“小流域水質改善和生態環境變得優美之后,把投資商也吸引過來了。”16日,在樂至縣秋千王國景區,樂至縣副縣長羅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年來,受益于小陽化河水質改善提升項目,流域水質由地表水Ⅳ類提升為地表水Ⅲ類,為水上項目順利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
小陽化河屬沱江水系陽化河干流重要支流之一。圖為河岸建設的生態濕地塘,以減少面源污染入河風險。攝影/章軻
第一財經記者在這里看到,景區一側的河道旁建設了一座游船碼頭,停著十余艘游船。景區內的停車場上停了大批私家車。羅旭稱,該景區是資陽市、樂至縣兩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總占地約740畝(其中:陸地面積420畝,水域面積320畝),總投資約2.5億元,主要建設以田園綜合體為核心的農旅融合景區。
“項目設計日接待量3.2萬人次,峰值接待量2.7萬人次,規劃陸地游樂項目70余項,涉水游樂項目30余項,是遂資眉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樂園,也是成渝路上的必經網紅打卡點。游客高峰期,一天的營業收入就超過300萬元。”羅旭說。
“在大江、大河等骨干河流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后,小流域綜合治理已經提上日程。”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研究所專家楊長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四川省治水的“主戰場”已經轉向了小流域。力爭到2025年底,基本實現小流域水質穩定達標。
據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統計,該省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流域有2816條。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實施重點小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啟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進縣級城市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四川省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也提出,以小流域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重點,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重點領域看,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方面,農村環保設施不足,運維缺乏管理,化肥農藥無序使用普遍,水產養殖廢水未得到有效解決,農村地區黑臭溝塘較為普遍,這些都將是接下來攻堅的重點。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