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增速繼續放緩、消費恢復疲軟、工業生產下行,當基數效應逐漸消退后,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數據全面回落,經濟修復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市場期盼更多逆周期調節政策。
(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上漲12.7%,比上月回落5.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上漲3.5%,回落2.1個百分點。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較1~4月回落0.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當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價格走低,經營主體困難較多,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不牢。盡管面臨壓力和挑戰,但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明顯。到了三、四季度,經濟運行會回到常態化增長水平。從全年看,經濟實現預期發展目標有很多有力支撐。
面對經濟復蘇步伐放緩,穩增長政策正進一步加力。繼7天期逆回購和SLF(常備借貸便利)“降息”后,15日,央行調降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10個基點,同時加量續作到期MLF。
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分析,本次政策利率下調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降低實體融資成本,刺激融資需求回升。面對當前內外需走弱的局面,要繼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包括可以持續考慮降準降息,來減輕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居民、企業以及政府債務付息成本。
消費增速回落
今年以來,消費增長對經濟穩定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從5月份情況看,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03億元,同比增長12.7%,比上月回落5.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2%。
“雖然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主要還是上年基數抬升的影響,市場銷售增勢平穩。”付凌暉表示,當前,就業形勢總體改善,有利于居民增收,提高消費能力。各部門積極出臺促消費政策,將提升居民消費意愿。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也有利于擴大消費。消費拉動作用增強,將有力促進經濟恢復向好。
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以來,居民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消費較快恢復,加之“五一”假期效應帶動明顯,餐飲、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較快增長。5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35.1%,電影票房收入成倍增長;“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收入、營業性演出場次均大幅增加。
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持續增長。隨著汽車銷售進入旺季,部分地區加大補貼力度,汽車銷售保持較快增長。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4.2%。新能源汽車零售增長也比較快。
付凌暉分析,未來我國消費恢復向好。“但也要看到,目前消費增長仍面臨一些制約因素,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提升仍然有較大空間。下階段,要繼續推進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落實好促消費各項政策,積極恢復和擴大傳統消費,加快培育新型消費,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付凌暉說。
三大領域投資繼續放緩
投資方面,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8815億元,同比增長4.0%,比1~4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
分領域看,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較前4個月回落1.0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滑7.2%,降幅比1~4月擴大1.0個百分點,為連續三個月擴大。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0%,較前4個月回落0.4個百分點,自去年10月以來增速連續下行。三大領域投資都呈現繼續放緩。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基建投資能夠保持較高增速主要是依賴新增專項債快速發行,但隨著專項債上半年集中發行,三季度如果賣地收入仍相對較弱且專項債逐步發完,基建到位資金可能存在壓力。
事實上,從6月13日央行發布的最新社融數據來看,5月政府債券凈融資5571億元,就同比少了5011億元。
更關鍵的是,固定資產投資中,民間投資有所萎縮。1~5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01915億元,同比下降0.1%,較前4個月的同比增長0.4%進一步下滑。
北大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稱,全球經濟低迷,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企業的擴大再生產。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的企業家調查問卷顯示,一季度,國內訂單指數和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42.9、39.5,均處于低位。受工業企業利潤下滑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0.6%,其中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27.0%。
工業增速環比由降轉升
工業方面,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比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63%,上月為環比下降0.47%。
付凌暉表示,工業生產克服市場需求偏弱、價格下降的不利因素影響,總體上延續恢復態勢。5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數提升的影響。剔除基數因素,工業生產基本平穩。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制造業增長4.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8%。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快于規模以上工業4.5個百分點。
下階段,工業生產仍然面臨一定壓力。付凌暉分析,主要是世界經濟低迷,工業出口受阻,國內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部分工業行業生產低迷,企業經營困難較多,小微企業壓力較大。當前市場壓力較大,我國傳統工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壯大都需要一定時間,企業調整轉型仍較為艱難。
付凌暉強調,總的來看,未來趨勢發展向好。隨著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產業升級扎實推進,新動能較快成長,對工業生產支撐不斷增強。尤其是我國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各項促進制造業發展政策措施逐步顯效,將有利于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比如,近年來我國積極支持新能源相關制造業發展,效果不斷顯現。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出口都實現大幅增長,市場競爭力穩步增強。
穩增長政策仍需加力
面對需求不足問題日益凸顯,經濟復蘇步伐放緩,宏觀政策層面需及時加力應對,避免復蘇勢頭出現中斷。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當前我國出口面臨下行壓力,投資累計增速在回落,居民消費預期沒有很大改善,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穩增長政策應加大力度。
6月15日,MLF降息落地。央行網站公告表示,當日在公開市場開展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237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1.9%、2.65%,上次分別為1.9%、2.75%。數據顯示,當日有20億元逆回購和2000億元MLF到期。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認為,MLF利率調降將推動短期與中長期利率同步下行,支持商業銀行小幅下調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繼續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加快需求恢復節奏,穩住經濟增長預期。
羅志恒認為,利率降低意味著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債務負擔減弱,同時居民房貸負擔減輕,進而會對消費、投資形成拉動作用。但在收入預期并未根本好轉的情況下,政策的拉動效應可能偏弱。因而,本次降息更多是傳遞“逆周期調節”的信號,為提振有效需求,還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地產政策等配合。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6月13日公布的《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年降成本要堅持全面推進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堅持制度性安排與階段性措施相結合,堅持降低顯性成本與降低隱性成本相結合,堅持降本減負與轉型升級相結合,確保各項降成本舉措落地見效,有力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作為進一步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增強發展內生動能的重要抓手,促消費政策也密集落地。商務部、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發布了《關于做好2023年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工作的通知》《關于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的通知》,以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為抓手,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5日表示,隨著暑期消費旺季的到來,居民節假日、休閑購物、出行旅游等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疊加相關促消費政策支持,預計二季度消費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商務部將繼續完善消費政策,加強部門協同,推動出臺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持續辦好消費活動,不斷創新消費場景。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告訴第一財經,為解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內生動力不強、需求不足等短期困難,貨幣、財政、產業、科技、社會政策要更多協調配合、協同并進,著力以消費和投資拉動需求,努力穩定市場預期,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的良好局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