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國聯通(600050.SH)午后放量拉升,漲停封板,報收3.75元/股,全天成交額超10億元。
消息面上,聯通與騰訊“聯姻”的消息被曝出。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10月27日發布的《2022年10月17日-10月23日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顯示,中國聯通(600050.SH)與騰訊(00700)新設合營企業案獲無條件批準,審結時間為10月18日。
據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執法二司曾于9月26日做過案件公示。從當時公示的信息來看,新設合營企業擬主要從事內容分發網絡(CDN)和邊緣計算業務。交易完成后,聯通創投、騰訊產投、有關員工持股平臺將分別持有合營企業48%、42%、10%的股權,聯通創投、騰訊產投共同控制合營企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相關合作事宜,中國聯通于2日晚正式回應稱,與騰訊共同設立的合營企業正在推進過程中,新公司將從事內容分發網絡(CDN)和邊緣計算業務,立足于自主研發,形成完整的CDN/MEC平臺能力、運營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
此外,中國聯通亦強調,合營公司是基于本公司全面挺進數字經濟的戰略需要,為公司與騰訊開展的正常業務合作,合營企業的組建正在推進過程中,尚未完成設立登記,對公司當前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
結合過往資料來看,筆者發現這并非兩者間的首次合作。
企查查APP顯示,騰訊控股(00700.HK)高級執行副總裁盧山同時擔任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職務。此外,在2017年,騰訊、百度、阿里等14名投資方以每股6.83元的價格,向聯通A股公司認購約90.37億股新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17.25億元,這些戰略投資者合計持有聯通A股公司35.2%的股份。而在參與聯通混改前,騰訊與中國聯通也已經在反電信詐騙、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有所合作。
伴隨該事件持續發酵,另一大通信巨頭中國移動(600941.SH)與互聯網大佬合作一事也被推上風口浪尖,觸動市場神經。
消息透露,11月1日,在2022京東云城市峰會·上海站的“京東科技合作伙伴論壇”上,京東科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聚焦平臺型智慧城市、數字政府以及數據中心、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實質性合作。
京東科技作為更懂產業的數智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基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科技,依托京東多年耕耘供應鏈的積累,面向不同行業輸出全場景的數智供應鏈能力。2022年,京東科技生態合作伙伴數量增長390%,業務規模超過千萬元的伙伴已經超過44家。
如此看來,染指互聯網已然成了各大通信運營商的共同選擇,且近年來類似的合作案例更是層出不窮,其背后又透露何種趨勢呢?
追逐更深層次的緣由,離不開算力網絡...
簡單來說,算力就是計算能力,即數據的處理能力,算力存在于各種智能硬件設備中,沒有算力就沒有各種軟硬件的正常應用。
對于通信運營商而言,在算力網絡建設上雖然具有先天優勢,但也面臨挑戰。
中國聯通中衛云數據中心總經理朱赟指出,“目前通信運營商的網絡建設多以承載語音和流量為主,想要徹底轉變為以承載算力為主的網絡架構,真正意義上做到全國‘一盤棋’的智能算力調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電信運營商、云服務商和產業鏈設備提供商等相關方對關鍵技術方案和標準共同參與、達成共識、協同推進。
這也就不難解釋,通信巨頭們為何屢屢與互聯網大佬聯手了,其目標均旨為衍生出豐富的新型商業模式。
今年8月,中國移動在其發布的2022年半年報中這樣寫道,這里說到的算力網絡,包括移動云、IT云、數據中心的直接投資,以及傳輸網部分的分攤投資。其中,2022年上半年算力網絡資本開支為200億元,2022年全年將達到480億元。計劃年底累計投產對外可用IDC機架超45萬架,云服務器超66萬臺。
從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看,三大運營商也是各騁所長,在傳統業務下滑的趨勢下,將面向數字換轉型的新興業務經營得有聲有色。
數據顯示,中國移動DICT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685億元,同比增長40.0%;中國聯通的云加速發展,實現收入268.7億元,同比提升142.0%;IDC實現收入186.13億元,同比提升12.9%;同樣,中國電信(601728.SH)產業數字化收入達到856.32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16.5%,天翼云收入繼續保持翻番。
作者|虹小豆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