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制度型開放最早是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來的,這次被寫進二十大報告,充分顯示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
制度型開放的本質是要構建與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國內規則和制度體系,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這是營造更加優化的政策環境、穩定外商投資預期、提振外商投資信心、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背后的核心邏輯。
(相關資料圖)
多年來,我國吸引外資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這一趨勢現在沒有改變。但要看到的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吸引外資的競爭力也有所提高。雖然當前人們憂慮的外資轉移尚未形成現實,但確實值得充分注意。
競爭力包括很多方面,制度型開放是當前要著力的方向,也是持續吸引外資、實現外資穩量提質的重要基礎。二十大報告強調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是高瞻遠矚之策,也是為外資充分發展打開更大方便之門。
擴大制度型開放吸引外資,要有“破”,更要突出“立”。
今年7月到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對多地對外商投資法的實施情況開展了實地檢查。檢查組的數據表明,近年來,全國各地各部門清理與外商投資法不相符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累計推動500多份文件“立改廢”,取消或改進認證認可、環境評價等規定。
此前,相關部門出臺了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辦法、投資信息報告辦法、投資安全審查辦法等9部配套法規規章。貫徹落實法律,提升外商投資利用質效,必須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意識,改進外商投資管理制度,這樣才能讓外資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擴大制度型開放吸引外資,必須為外資企業提供充分發展的“軟硬環境”。
日前,發改委、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若干政策》),這是加大吸引外資政策力度的實際舉措。其中對外資企業既有“軟環境”的強調,更有“硬環境”的支持。
所謂“硬環境”,包括高標準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依規平等享受支持政策。
所謂“軟環境”,包括強化外商投資企業金融支持,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落實好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等政策。
《若干措施》指出,要優化投資環境,擴大外商投資增量;加強投資服務,穩定外商投資存量。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外資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在陸續出臺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強化外商投資企業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以及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進行融資。這都是重要體現。
總之,制度型開放體系建設既需要理念方面上強化,需要機制建設和改進,也需要具體實踐的落實,更需要具體目標的體現。這是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由之路。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