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疾控發布的消息稱,近期我國多地出現流感活動水平上升,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亞型所致。流感來襲,如何識別、如何進行科學治療以及預防?為此,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副主任醫師胡洋,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借鑒。
第一財經:甲流跟新冠癥狀如何區分?兩者是否會疊加感染?
(資料圖)
胡洋: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流感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其中甲流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雖然是從上呼吸道感染開始的,但可發展成為全身癥狀,除了一些呼吸道癥狀如鼻塞,流鼻涕,咽痛等外,還會出現發熱、頭痛、全身酸痛、畏寒等。流感與新冠的癥狀表現,其實有時很難區分,在發熱、畏寒癥狀上,新冠的表現可能更明顯一些。從我自身的臨床上觀察來看,目前同時感染流感與新冠的現象還是很少見的,而出現的一些流感樣病例,多數檢測后呈現的是流感。
第一財經:目前臨床上檢測流感,主要有哪些手段?
胡洋:臨床上檢測流感的,有核酸檢測、抗原、抗體檢測,但核酸檢測運用最多,主要是準確性較高,且出結果的時間也比較快。
第一財經:得了流感之后是否一定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如何選擇抗病毒藥物?
胡洋:對于大多數流感患者,由于該病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通常持續兩三天左右,病情一到兩周大多都是能自行緩解。服用普通感冒藥的話,可以起到緩解癥狀作用。如果想要病程更快得到好轉,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但需要早期服用。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以及瑪巴洛沙韋。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通過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神經氨酸酶的活性,流感病毒在被感染的細胞中復制成熟后需要借助神經氨酸酶才能脫離,而此類抗病毒藥物起到抑制神經氨酸酶作用,從而阻止病毒再度感染新的宿主細胞。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中,目前使用最廣的是奧司他韋。
選擇何種抗病毒藥物治療,還是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藥物可及性等出發。另外,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
第一財經:老人、兒童感染了流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胡洋:老人、兒童在感染了流感后,更容易出現嚴重并發癥,如會發展成為肺炎,甚至還會出現心肌炎等。因此,他們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另外,要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
第一財經:流感季來臨,如何科學預防?目前接種流感疫苗,是否還來得及?
胡洋:日常注意保持手衛生,勤洗手。在流感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如必須接觸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好口罩。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流感病毒毒株每年都可能出現變異,故每年均需接種流感疫苗。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人體就可以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了。因此,在流感高發季之前完成疫苗接種,可以說是最佳選擇,但如果錯過了也沒有關系,因為流感疫苗任何時候都可以接種,并且接種了肯定比不接種的效果要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