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全國財政數據“出爐”。
3月17日,財政部公開了1~2月財政收支情況。今年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642億元,同比下降1.2%。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何前兩個月財政收入出現下滑?據了解,這主要是2021年末緩稅收入在2022年初入庫,抬高了基數(2022年前兩個月收入增速為10.5%)。扣除高基數等特殊因素影響后,今年前兩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左右,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組成,今年前兩個月稅收和非稅延續去年來趨勢,即稅收收入下滑,非稅大增。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稅收收入39412億元,同比下降3.4%;非稅收入6230億元,同比增長15.6%。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稅收收入為主,前兩個月部分稅種收入出現明顯下滑。
今年前兩個月,第三大稅種國內消費稅(-18.4%)、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21.6%)收入均出現了兩位數降幅。這跟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有關。個人所得稅收入也略有下滑(-4%),這也跟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有關。
另外,車購稅、印花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也出現兩位數降幅。
車購稅收入下滑,直接跟今年前兩個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銷售低迷有關,受去年購置稅減半和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退出提前透支部分購買力等因素影響,車市總體復蘇力度低于預期。今年前兩個月,印花稅中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降幅超過六成,這跟股市低迷有關。去年同期受能源價格大漲,資源稅收入幾乎翻倍,隨著能源價格趨穩,在去年高基數下,今年資源稅收入下滑。在穩樓市系列政策下,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不過相關稅收如土地增值稅等收入依然出現下滑。
當然,也有一些稅種保持增長。前兩個月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6.3%,這主要受去年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長補繳期限的部分緩稅于今年入庫等因素帶動。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前兩個月收入同比增長11.4%,也反映了企業利潤穩步增長。而為了支持外貿穩定,今年前兩個月出口退稅同比增長9.7%。
為了彌補稅收收入減少,非稅收入往往會保持較高增長,今年前兩個月也不例外。
而這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盤活閑置資產。今年前兩個月,非稅收入中的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28.5%,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10.4個百分點。非稅收入中的全國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下降5.5%。
為了應對經濟下行,積極財政政策需要加力,而這主要體現在財政支出加碼。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898億元,同比增長7%。支出增速明顯高于收入增速,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發力。其中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比如,根據財政部數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科目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9.8%,衛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長23.2%。
除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賬本外,全國政府性基金賬本也是重要財政資金來源,其中又主要以地方賣地收入為主。
不過受房地產市場調整以及土地出讓收入時滯影響,地方賣地收入依然低迷。
財政部數據顯示,1-2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965億元,同比下降24%。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627億元,同比下降29%。
不過,隨著穩樓市政策持續發力,這一收入降幅預計會縮窄。根據《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今年全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基本能與去年持平。另外,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前期低基數影響加大,預算報告預計,今年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增長6.7%。
財政部數據顯示,1-2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2493億元,同比下降11%。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