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日前發布消息稱,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大新銀行在2008年成立的全資附屬法人銀行大新銀行(中國)以外,籌建全新直屬香港大新銀行總部的深圳分行,成為首家在內地持有“雙牌照”的外資銀行,預計新深圳分行籌建工作將于2023年初完成。
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為何選擇落戶前海?大新銀行方面曾公開表示,“此次在已有法人子行的基礎上,籌建全新直屬中國香港大新銀行總部的深圳分行,是希望利用創新的‘雙牌照’,進一步深化三地的跨境企業和中小企客戶關系,加倍重視支持實體經濟,推動大灣區高新科技制造業發展。”
作為中國香港本土三大銀行之一,大新銀行已有75年經營歷史,在香港擁有45家零售分行。1993年,該行于深圳設立中國境內辦事處,又于2004年注冊成立深圳分行,此后經中國銀監會批準,將原有深圳分行改制為獨資法人銀行,并于2008年正式成立大新銀行(中國),在深圳、廣州、佛山、上海、南昌及鎮江等地設有網點。
據悉,大新銀行集團(2356.HK)在粵港澳大灣區經營3間全資銀行附屬機構,包括大新銀行有銀公司、澳門商業銀行及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中國內地合共經營約70間分行。此外,大新銀行亦持有重慶銀行約13%策略性股權。
2021年,大新銀行集團營運收入53.84億港元,同比增加2.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6.58億港元,同比增長11.01%,基本每股收益為1.18港元。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前海方案》)提出,“支持將國家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在前海合作區落地實施”,實施近一年來,一系列金融創新政策舉措在前海落地,跨境金融業務在內地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
自《前海方案》發布以來,深圳前海在全國率先推動實現“六個跨境”業務;推動首批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試點、率先落地全國首批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粵港澳大灣區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落地實施、跨境股權投資管理規模超400億元。
同時,深港在推進跨境金融服務方面進入了新階段。如香港個人數字人民幣繳稅在前海成功辦理;前海自由貿易賬戶累計跨境收支中,與香港發生的跨境收支占比超八成;前海跨境雙向投融資集聚110余家QFLP管理企業,其中9成企業有港資背景。
CEPA框架下,金融業對港澳地區開放措施也在前海全面落地。除了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之外,此前全國首家港資控股的消費金融公司、全國首家港資控股公募基金公司、全國首家港資控股證券公司均在前海落戶。
2021年10月,前海啟動深港國際金融城建設,目前已有190家金融機構簽約入駐,其中港資、外資占比約30%。此外,全國首個深港供應鏈金融創新基地也吸引了34家深港供應鏈金融頭部機構等入駐,總產值突破150億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