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如何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在5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會后舉行的“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回答了相關提問。
王志剛說,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提了很多年。黨的二十大提出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這使得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企業不僅是技術創新主體,要解決技術問題,同時它也是科學研究主體,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領域研究、新現象解釋等方面,以及這些成果怎么轉化成技術、轉化成高科技產業的各個階段,都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主體作用??萍家谡麄€人類進步中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國家安全等方面起關鍵作用,科技的顛覆性、擴散性、滲透性的作用要充分發揮,這些都需要企業來做。”
他說,科技部一直在積極推進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在企業設立全國重點實驗室,在企業設立技術創新中心,同時在科研項目申報、科研項目承擔中充分發揮企業作用,核心就是要在科技重大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科技成果的轉化這四個方面都把企業作為主體。
“只有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而不僅僅是成果應用的主體,才能使企業從源頭全過程參與,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都能發揮主體作用。高科技產品、高科技產業、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它是一體的。”
王志剛稱,下一步,科技部會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的支持。支持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要努力形成一種生態,有利于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的生態,就是要實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他強調,不管是國有、民營、大中小微企業,只要從事科技創新活動,以科技來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科技部都會全力支持,而且在權利、機會和規則三個方面平等支持。
數據顯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3.9萬家增長至2022年的40萬家,貢獻了全國企業68%的研發投入,762家企業進入全球企業研發投入2500強。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在近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求企業承擔更大的責任。直面未來新的要求,企業能不能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關鍵要問企業有沒有能力帶動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共同推動高水平的目標導向研發活動。同時也要看企業能不能建立起圍繞創新的激勵機制,吸引凝聚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共同創造市場價值。關鍵還要看這些企業會不會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國際合作,能不能通過開放創新來實現共贏。這些關鍵問題的解決歸根到底就是要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歸根到底要靠市場來檢驗企業的創新能力。
“創新不問出身,無論企業是大是小,無論企業是國營的還是民營的,都應該在創新過程中享受權利的公平,機會的公平以及規則的公平??萍疾繉⑦M一步強化服務支撐,為各類企業營造公平公正創新的政策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水平,以及創新的貢獻。當然,我們在強調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大學的作用。”吳朝暉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