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和汽車產業是重慶經濟最近10多年的增長引擎,但是,今年一季度,這兩大產業卻表現不佳。而在疫情后擴大投資、生產恢復的態勢之下,材料工業卻異軍突起,支撐經濟大盤。
4月20日,重慶市統計局發布,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32.89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18.78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590.15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023.96億元,增長4.1%。
(相關資料圖)
工業是重慶經濟的大梁。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比上年全年加快2.8個百分點。其中,主要支柱產業“四增一降”,作為支柱產業的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分別是增長2.5%和下降6.6%。
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重慶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大舉招引電子代工企業,形成了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基地。近年來構建起“芯屏端核網”全產業鏈生態圈,計劃到2025年形成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
但是,今年一季度,重慶電子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6%,對全市規上工業增速的影響為-1.2個百分點。其中,重慶計算機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3%,比1-2月回升5.5個百分點;手機下降6.0%,回落0.6個百分點;液晶面板下降6.6%,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
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向第一財經表示,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增速在此前已經開始下降,受訂單和產業轉移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負增長,而且這一影響未來還會持續。
不僅如此,作為傳統汽車城,重慶的汽車產業增速回落。一季度,汽車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比1-2月份回落3.3個百分點,對全市規上工業增長的拉動力從1-2月份的0.9個百分點下降至0.4個百分點。
3月1日,在長城汽車重慶永川生產基地,總裝車間裝配線的員工對車輛進行裝配作業。新華社圖
重慶市統計局工業處處長吳丹分析認為,汽車行業受前期銷售低迷影響,減產明顯,同時又疊加高基數,導致汽車產業增速回落。其中,汽車整車制造同比增長1.1%,汽車零部件制造增長3.5%。產品產量方面,一季度,重慶汽車產量49.18萬輛,同比下降10.6%。
在汽車和電子信息增長乏力之際,重慶的材料產業卻表現亮眼。
吳丹解讀稱,一季度,全市材料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增速比1-2月和去年全年分別提高0.4和11.3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達56.0%。材料行業中,有色、建材、化工、化學纖維等行業保持較快增長,支撐起全市工業增長的基本盤。
其中,冶金行業受益于幾家大型企業持續放量,增加值累計增長25.5%,拉動全市增長2.1個百分點。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1-2月加快2.2個百分點。由于各類工程建設進度加快,水泥、鋼材、混凝土需求快速回升,建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
易小光表示,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空間,經濟呈現恢復的態勢,而且態勢不錯。材料工業處于上游端產業,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投資,以及生產恢復等政策效應的釋放和市場需求的增長,上游產業增長比較快。另外,從這一方面來看,重慶的支柱產業是多點支撐的。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一季度數據發布會上也表示,隨著經濟穩步恢復,投資平穩增長,對原材料行業的拉動增強,相關生產保持了較快增長。一季度原材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高于規上工業1.7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分別增長5.9%、6.9%。從產品看,一季度鋼材、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分別增長5.8%、9%。
投資的增長是其中重要因素。以重慶為例,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6%,增速分別較去年全年、1-2月提高6.9和0.8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6.0%和12.8%,二者合計拉動全市投資增長8.1個百分點。
自年初以來,一批高速、軌道、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加速放量,成為重慶市投資增長的“壓艙石”。一季度,10億元以上基礎設施項目333個,較去年同期增加39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4.9%,占基礎設施投資比重56.4%,較去年同期提高4.0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全市投資增長11.2、3.8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49.5%。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