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伊利股份(600887.SH)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業績的公布,主要乳企上市公司的業績均已出爐。
【資料圖】
2022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乳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速都有所放緩,從2023年一季報來看,短期市場復蘇依然偏弱,而這也引發了市場對行業前景的擔憂。
但在今日舉行的業績會上,伊利董事長兼總裁潘剛認為,國內乳制品行業長期需求增長邏輯未改,今年2月和3月市場動銷不錯,未來市場消費力會逐步提升。
乳企業績集體放緩
財報顯示,2022年伊利股份實現總營收1231.7億元,同比增長11.4%,歸母凈利潤為94.3億元,同比增長8.3%。如果撇除2022年收購的澳優乳業并表帶來的收入,伊利股份的可比收入增速在6%左右。
分業務看,伊利的液體乳實現收入849.3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增長主要來自于奶粉及奶制品業務和冷飲業務。
2022年伊利奶粉和奶制品業務實現收入262.6億元,同比增長62%,增長主要來自于產品結構調整。其中2022年伊利嬰配粉零售額市占率比2021年提高5個百分點至12.4%,成人奶粉市占率提高了1.1個百分點超過25%,奶酪市占率提高了3.5個百分點。撇除澳優并表收入后,伊利的奶粉和奶制品業務可比增長依然超過20%。此外,2022年伊利冷飲業務實現收入95.7億元,同比增長33.6%,銷量增長貢獻了18.1億元的收入。
2022年對于乳制品行業來說是近三年來最困難的一年。由于消費場景和消費者需求受到多方面影響,以及行業短期紅利的見頂,乳制品企業的業績增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
之前公布的財報中,蒙牛乳業2022年全年收入925.9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凈利潤約53億元,同比增長5.5%。光明乳業全年實現收入282.1億元,同比減少3.4%,實現凈利潤3.6億元,同比減少39.1%。新乳業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00.6億元,實現凈利潤3.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5.8%,還保持雙位數增長,但增速也比往年放緩。
2020年以來,國內消費者對健康和免疫力的關注,拉動了乳企業績的快速增長,2021年國內乳制品產量增速達到9.4%,也是近年來的新高,但2022年1-12月國內乳制品產量為3117.7萬噸,放緩至增長2%。這也引發了市場對于乳制品行業長期發展前景的擔憂。
在當天的業績會上,伊利董事長潘剛對此進行了回應。他表示,乳制品行業的成長邏輯并不會因為一些短期的外在壓力而消失。國內乳制品消費人均購買量還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更遠未至飽和。目前行業增長放緩主要是消費力受到暫時性影響,但行業長期需求性增長仍存,因為消費者在基本的營養補充外,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專業化營養,這一需求和乳企的創新形成了互相促進的關系。
今日伊利也重申了到2025年利潤率9%到10%目標不變,而乳業股也以集體上漲回應,截至記者發稿時,伊利股份上漲7.01%、光明乳業上漲5.27%、蒙牛乳業上漲4.08%。
行業復蘇進程幾何
雖然目前國內消費逐漸恢復,但從乳企公布的2023年一季報看,各乳企的營收和凈利潤表現仍呈現弱復蘇的狀態。
2023年第一季度,伊利股份實現總營收334.4億元,同比增長7.7%;歸母凈利潤36.2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液體乳收入217.4億元,同比減少2.5%;奶粉和奶制品收入74.4億元,同比增長37.8%;冷飲收入37.9億元,同比增長35.4%。
同期三元股份第一季度實現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0.6%,實現凈利潤4175.6萬元,同比增長0.4%。光明乳業一季報實現收入70.7億元,同比減少2.4%,實現凈利潤1874.6萬元,同比增長13.1%。新乳業一季度營業收入25.2億元,歸母凈利潤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和40.6%。
這一方面與國內乳制品消費市場緩慢恢復的現狀有關;另一方面也有比較基數差異的影響。由于2022年春節的備貨期在2022年1月份,收入較為集中,但2023年的春節備貨卻在2022年的12月份,因此今年乳企一季報對比的上年基數都較高,感官上也會差一些。
潘剛透露,目前伊利2023年2、3月份業務數據為正增長,且同期終端動銷不錯,市場消費力在持續恢復,預計今年液態奶的銷售會呈現逐季改善的趨勢,其他業務也將保持去年的增長勢頭。
同時,對于外界關注的各乳制品細分品類復蘇的前景,潘剛當天也進行了解答。
在過去三年中,乳企整體營收雖然保持增長,但核心業務之一的酸奶業務,特別是低溫酸奶處于下滑的狀態,2022年這一情況更加明顯,也拖累了乳企的增速。
“如果白奶算是行業壓艙石,那么酸奶則是行業發展的助推器。”潘剛回應表示,目前乳企核心白奶業務長期依然會受益于飲奶習慣的養成和產業鏈的良性循環,而疫情中受影響較大的酸奶業務恢復應該會較白奶業務有一定的滯后,但酸奶品類對乳企而言是一個能夠產生更多機遇的業務,未來乳制品行業的增長并不只是來源于剛需品類銷售的增長,更多是源自對新消費習慣的養成和對美味享受的追求。
目前,國內奶粉市場也正在遭遇少有的困難時刻,由于出生人口的持續數年下滑,市場總量萎縮,疊加疫情影響,價格戰競爭不斷加劇,市場也略顯混亂。
對此潘剛認為,隨著疫情的放開,過去幾年受到影響的生育需求已經開始逐步釋放,國家也出臺政策刺激生育率的提升。短期內奶粉行業更多的是整合機會,過去3年,行業前三名的集中度從32%提升至42%,未來隨著很多中小品牌逐步退出市場,嬰配粉市場會釋放出更多的空間,國產頭部品牌將迎來發展機遇。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國內乳制品市場整體呈現弱復蘇狀態,特別是原奶價格預計不會出現較大波動,有利于行業降低成本,但可以預見今明兩年部分品類還會面臨一些挑戰,行業長期復蘇情況仍待進一步觀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