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集團發布一季報。第一季度,壽險業務方面,代理人渠道、銀保渠道等主要渠道新業務價值均實現正增長,其中銀保渠道表現亮眼,一季度平安銀行代理保險收入達13.18億元,同比增長84%,新業務內含價值NBEV超同期3倍。這一大幅超出預期的數據引發行業以及分析師們的熱議。
事實上,近幾年,隨著壽險渠道的深入調整,銀保渠道重回視野,挑起保費收入增長的大旗,保險公司紛紛與銀行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創新業務模式,尤其是以一體化協同、價值驅動為特色的“新銀保”模式逐漸興起,以挖掘銀保渠道新價值。
(資料圖)
但事實上,真正能夠在“新銀保”模式下跑出來的保險公司少之又少,這背后的難點在于險企需要和銀行深度契合、共同發力,在內部的機制上做到高度協同,而不僅僅只是銷售合作那么簡單。在該機制的保證之下,才能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保險產品,而僅僅是這第一步,就難倒了不少銀行、保險機構。
平安新銀保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其歷時多年打造的綜合金融模式的外在體現,其在綜合金融優勢下,銀行、壽險、信托深度協同,打造行業獨特新銀保模式。“新銀保渠道充分發揮了平安綜合金融的生態優勢,體現了緊密協作。不出5年,新銀保渠道就會成為壽險的主渠道之一。”謝永林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曾表示。
“新銀保”難在哪里?
縱觀歷史,國內銀保渠道已歷經近30年發展,可主要分為四大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1996年-2000年的銀保業務初步探索期,早在1996年,平安與農業銀行合作,成為國內第一家嘗試銀保業務的公司。
第二階段是2001年-2011年的銀保業務快速增長期,當時,分紅險的出現,其在購買流程和繳費方式上與銀行本身的經營模式契合度高,推動了銀保渠道的發展。
第三階段是2012年-2016年的銀保渠道清虛期,隨著“90號文”的出臺,銀保取消駐點銷售,躉交和中短存續期產品的發展受到監管約束,各大險企紛紛進入銀保清虛階段,不斷調整業務結構,銀保渠道市占率快速下滑。
如今已來到了第四階段,業內稱之為“新銀保”發展時期,與過去的銀保不同,“新銀保”轉向價值驅動,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產品以長期期交為主,并推動新業務價值的走高。
但不少銀行和保險機構實踐下來發現,其銀保價值貢獻始終有限。
4月25日,在“平安新銀保戰略進展”媒體沙龍中,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兼保險金融事業部總裁方志男表示,在以前,對銀行來講,賣保險就是一個額外的兼職,本質是銀行理財的替代,所以,無論對于銀行還是保險公司來說,都沒有解決增量的問題。
“這其中包括三個觀念方面的原因,一是銀行人員不想賣保險;二是不會賣保險;三是沒有時間賣保險。所以,在‘新銀保’下,要讓保險成為客戶重要的資產配置,成為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方志男說。
“我們剛開始做新銀保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我們是要在銀行打造一支只賣保險的代理人隊伍。但實際上我們是在銀行構建一支專業的、線下的‘懂財富的保險隊伍’,其中的差別在于我們要把保險作為資產配置的剛需,它重要、不可或缺,但不是唯一,唯一的是資產配置。”方志男說。
也就說,平安銀行通過資產配置的形式為客戶配置保險,實現銀保增量突破,而不單純在銷售保險。
綜合金融模式下的碩果
而一旦涉及到資產配置,就繞不過定制、個性與差異化的產品,那么平安是如何統籌保險、銀行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的?
“以前,我們都是拿著平安人壽的個險來銷售給銀行的客戶,甚至產品的名字、結構都是一樣的,而在新銀保之下,我們推動‘三化’(專屬化、多元化、銀保化)落地,銀行要根據客戶需求,向壽險提出定制有市場前瞻性、有競爭力的產品貨架,通過資產配置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養老保障以及財富傳承等需求。”方志男說。
據了解,平安已為銀保渠道客戶定制了涵蓋萬能險、教育年金、養老年金及終身壽險等多樣化產品。其中,為滿足目標客群養老、傳承等復雜財富需求,平安銀行借助集團綜合金融及生態壁壘,重點打造"終身壽+信托"、"養老年金+康養"等產品服務組合,為客戶及家庭提供契合需求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
尤其是在為高凈值客戶做配置時,家庭信托以其鎖定未來財富、確定分配計劃、尊享有溫度服務等功能受到客戶歡迎,數據顯示:2023開門紅期間,共落單家庭信托約600件,貢獻保費增量超4.3億元。
“三化”的背后,是平安集團多年來潛心推動綜合金融的成果,在平安內部,各個業務板塊深度契合、打通“公司墻”,進而實現了子公司之間的高度協同。
比如,在產品機制上,同一集團下,平安銀行與平安人壽、平安產險的戰略合作關系實現"雙贏",通過產品敏捷定制、客戶旅程整合、數據洞見共享、團隊緊密協同等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客戶體驗與信任。
獨家模式下,平安銀行內部還成立了銀保產品委員會,由銀保負責人牽頭,壽險基于平安銀行渠道端提出的“契合銀行客戶需要、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訴求,進行敏捷產品研發及升級,從機制上保障產品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與此同時,“新銀保”還借助了集團“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優勢,圍繞健康、養老、傳承3大核心訴求,通過多項有溫度的權益以及家族健康日、健康之旅等定制化的活動運營為客戶及其家庭提供一站式的綜合金融、生活支持服務。
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及醫療健康生態可以說是平安新銀保的獨家優勢,是銀行客戶留存的關鍵。“去年以來平安銀行銀保業務保持了高速增長,背后離不開集團綜合金融和醫療健康生態圈兩張王牌的驅動作用。”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說。
“如今,吃喝玩樂行這些普通的權益與服務已經很難打動高端客戶,但他們對于健康、養老、傳承的需求卻是有增無減的。”平安銀行深圳分行私人財富專家張思明說,在加入“新銀保”隊伍后,她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即以平安集團的健康、養老、傳承等生態優勢作為吸引點,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生活支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開門紅期間就達成了3145萬元保費的大單。
同樣的,平安銀行南京分行私行總經理袁飛以平安大健康權益為切入點,在“家族健康日”沙龍舉行之時,特邀客戶及其家屬到合肥體檢中心一站式體驗了專屬接待、專業體檢、中醫問診等健康服務,打動客戶,又向客戶介紹了完善的平安康養服務,打消客戶對于父母養老、照護問題的后顧之憂,最終落成年金險+終身壽的千萬大單。
平安銀行杭州分行的平安私人財富專家祝征以信托傳承、康養權益等為切入點打動客戶,最終成功達成增額終身壽御享年年的開門紅大單。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平安銀行共舉辦了90場健康之旅,通過健康之旅、家族健康日、生態體驗官等三大活動累計出單客戶超800人,貢獻總保費達9.1億元。
事實上,中國平安的這種綜合金融模式一直是業內研究的焦點,新銀保也是在該模式下孵化出來的一個成功的典范。
今年3月16日的集團年報業績新聞發布會上,平安集團總經理謝永林在闡述對平安綜合金融模式的信心時表示,綜合金融有利于金融機構提升服務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增加風險管控,能夠促成整個集團的穩定利潤結構,能夠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成為平安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可以預見,依托集團綜合金融生態優勢,平安新銀保將持續高價值發展,成為壽險業務和銀行大財富管理的全新增長引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