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銀行業2022年年報即將披露,資本市場投資者對于各家銀行業績的關注熱度逐漸升溫。近日,在由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聯合北京證監局共同主辦的“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進藍籌”系列活動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杜春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主動回應了市場關切。
回應成長性
在6家國有大行中,郵儲銀行成立的時間最短,投資者尤為關注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對此,杜春野認為,良好的成長性體現在發展潛力上。具體從以下幾個關鍵指標得以體現:
(資料圖)
首先,2019年到2021年三年,該行的資產復合增長率為11%,增速高于可比同業;其次,存貸比從H股上市時的不到40%(39.38%)大幅提升至去年三季度末的58.31%,但仍低于行業平均水平(78.65%)20個百分點,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第三,雖然行業整體息差呈現收窄態勢,但郵儲銀行的息差水平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水平。此外,中間業務對銀行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該行的中收占比較低,但這也是空間和潛力所在。為此,郵儲銀行提出“中收跨越”戰略,自上市以來,該行中間業務收入始終保持了良好的增長。
在資本市場,良好的成長性最終體現在股東回報上,而ROE(凈資產收益率)是體現股東回報的重要指標之一。“董事會、管理層高度重視ROE水平,近年來,一直保持在行業較高水平,持續為股東創造良好回報。”杜春野表示,此外,該行持續為股東提供可觀的現金分紅,2018年以來,分紅比例一直保持在30%的水平,H股上市以來累計分紅超940億元。
郵儲銀行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戰略定位,近年來,加大了向“財富管理銀行”轉型。“目前中國有超過4000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A股上市銀行達到42家,可以說,中國不缺銀行,市場呼喚的是有特色的銀行。我們的目標是將郵儲銀行打造成一家特色鮮明的國有大型零售商業銀行。這個目標是有著現實的支撐的。”杜春野表示。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該行涉農貸款結余1.77萬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524億元;個人小額貸款結余1.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105億元。小企業涉農貸款較年初增速超過23%。近4萬個網點中,約70%分布在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6.5億個人客戶中,4億多分布在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該行堅持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線上貸款。到2022年末,小額貸款線上放款筆數占比超95%。
凈息差積極因素在增多
凈息差是銀行凈利息收入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體現的是銀行盈利能力。隨著銀行業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的力度,近年來幾大國有大行凈息差進一步收窄,目前已經到了2%的水平左右。而放眼全球,日本、歐洲等地的銀行業平均息差已經在1%以下,息差收窄幾乎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這對商業銀行傳統的依靠息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業務模式構成了挑戰,如何進行業務模式的創新、主動做好息差管理,也成為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關切。
去年央行多次下調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尤其是5年LPR累計下調了35BP,2022年前三季度,六大行中,除了中國銀行,其他五大行經息差均有所收窄,不過從絕對數值來看,郵儲銀行目前仍以2.23%的凈息差領先于行業。
“今年,積極的因素在增多,會繼續通過結構調整做好主動管理,有信心繼續保持息差在行業中的領先優勢。”郵儲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副總經理張祖華對此表示。
在資產端,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利率企穩回升,郵儲銀行的非信貸投資收益率走出低谷,同時,零售貸款作為傳統強項,今年需求也將有所恢復,零售貸款占比將有所回升,從而提高普惠客戶的信貸可獲得性。在持續加大對零售客戶讓利和穩定整體資產收益率的有效平衡中,真正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此外,2023開年以來,對公貸款的也有超預期的表現,“這都給了我們信心。”張祖華說。
在負債端,近幾年來郵儲銀行圍繞降成本的各項措施持續在見效。今年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去年快速增加的居民防御性儲蓄會有所緩解,疊加近年財富管理的深入轉型,有利于緩解息差壓力。此外,郵儲銀行也將繼續做好兩三年期高利率存款的轉化,更多通過理財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節約表內的付息成本,不斷優化利率授權管理,推動差異化、精細化定價。
張祖華稱,對于上述舉措,郵儲銀行已經形成量化的目標并做了細化分解,預計今年會有明顯效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