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湖北科創能級實現新躍升,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建成,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明顯提高,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顯著增強,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各層級人才梯隊逐步健全,初步建成全國科技創新高地;到2035年,全省科技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全國創新型省份前列,全面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湖北省《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對提升全省科技創新能級提出上述新要求。在4月20日召開的解讀湖北先行區建設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湖北省副省長邵新宇表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科技教育要先行。
(資料圖)
“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湖北必須集中資源、聚力突破。”邵新宇表示,要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打造新格局;實施“尖刀”技術攻關工程,開辟新賽道;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營造新生態;強化教育人才支撐,探索新機制。
實施科創能級提升行動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馮艷飛介紹說,《實施意見》將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放在“實施科創能級提升行動”的首位,提出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創大走廊、襄陽漢江流域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宜昌長江中上游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等幾個重點區域,包含了打造創新極核、帶動全省創新、探索跨區域聯動創新三層意圖。
具體而言,武漢作為長江中游唯一國家中心城市,在湖北創新發展中發揮著龍頭作用,打造創新極核,就要進一步提升武漢創新策源能力。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大力發展光電子信息、大健康、智能三大創新產業帶,形成“一核一軸三帶多組團”科技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武鄂黃黃咸“一體化”創新發展,打造世界級產業創新高地,整體增強武漢都市圈主體功能。襄陽、宜昌則聚焦區域產業發展需求,面向新材料、汽車和綠色化工、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通過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強省域副中心城市創新引領功能,形成區域創新策源地和增長極。
在位于武漢中國光谷的光電器件研發制造商——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各種高端光電子產品生產設備開足馬力,忙生產、趕訂單。新華社圖
“上述幾個重點區域,作為全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先行區和試驗田,將發揮市場機制配置科技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在成果轉化、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等諸多領域,率先開展先行先試,共同支撐湖北建成引領中部、輻射全國的高質量發展創新格局。”馮艷飛說。
調整高校專業提高人才供給
為配合產業發展新格局,湖北省教育廳也將及時調整省屬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布局,提高人才支撐能力。湖北省教育廳廳長周靜介紹,將引導高校新設專業和升級改造一批傳統專業,增強應用學科專業響應市場需求能力,打造優勢應用型學科專業群,構建“基礎+應用”復合培養體系,培養服務重點產業發展的高水平、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我們將探索建立新興交叉學科專業發展引導機制,推動跨學科專業協同育人,培養急需緊缺人才。”周靜說,比如發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產業新業態相關專業,推進工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深化新醫科建設,布局建設智能醫學、互聯網醫療、醫療器械等領域緊缺專業,推進醫科與理、工、文科深度交叉融合;深化新農科建設,支持增設種業、農林智能裝備、食品營養等領域緊缺專業,推進農工、農理、農醫、農文交叉融合等。
力爭通過兩到三年努力,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本科專業,淘汰一批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建設一批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和特色學院,形成一批特色優勢專業集群,使湖北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結構更加協調、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更加完善,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更好地服務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創新機制聚成果激活力
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還要營造全要素良好的創新生態,產生、吸引和積聚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湖北是知識產權強省,2022年,全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20.16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7.67件,位居中部第1,全國第7。PCT國際專利申請連續五年過千件,位居全國前列。2022年全省專利轉讓許可24341次,同比增長29.67%,知識產權質押融資75.3億元,同比增長50.1%。斗魚等一大批中小微企業也從創新和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中獲得了市場競爭的能量,成長為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市場“尖兵”。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治田表示,圍繞科創高地建設,湖北將進一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一批“產學研金服用”各要素多元參與的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加強優勢產業高價值專利前瞻性布局,不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重大創新平臺的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
湖北省人社廳廳長劉艷紅表示,將創新招才引智機制,幫助湖北實驗室采取超常規措施,解決用人需求,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大人才激勵力度,實施“才聚荊楚”、“博聚楚天”和“技興荊楚”三大工程,大規模留住引進大學生人才、博士后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湖北建設先行區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